砸钱超10亿!2025下半场AI+硬件出海胜算更大?



作者 | 十度
声明 | 此文章版权归品牌方舟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据品牌方舟不完全统计,Q3共有13个项目获得融资,延续上一个季度的热门投资态势,“机器人”“AI”仍是本季融资关键词。(仅限品牌方舟统计范围内)
其中,智能眼镜、庭院机器人、陪伴机器人、宠物穿戴、睡眠床等聚焦细分场景的创新性产品相继涌现。这些产品凭借品牌在技术上的核心壁垒与极致的创新力,精准击中市场痛点,成为资本竞相押注的优质赛道。
从规模看,各个项目在融资额度上都十分亮眼,涉及融资金额基本都在千万元级别、亿元级别。例如,消费电子品牌Nothing斩获2亿美元C轮融资、星迈创新完成10亿元A+轮融资、XR眼镜品牌VITURE完成两轮总规模1亿美元的B轮追加融资。
来看看第三季度哪些产品最具出海潜力,引发资本狂热追逐?
以下为品牌方舟整理的2025年第三季度出海项目融资详情。

图源:INMO
7月11日,影目科技(INMO)宣布完成超1.5亿元B2轮融资,由普华资本、梁溪产发集团、神骐资本联合投资。
此次融资将重点用于下一代产品研发、AI核心能力建设、供应链纵深拓展以及线下体验场景的全面落地,加速推动AI+AR终端从先锋走向主流。
据悉,影目科技成立于2020年,专注于AR智能眼镜的研发与生产,核心产品为消费级AR眼镜,是国内最早实现量产的无线消费级AR眼镜的厂商。
而完成B2轮融资后,影目科技将持续扩展AI+AR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边界。据透露,2025年下半年,影目科技还将发布一款全新战略级智能眼镜产品,延续“轻量化+AI融合”的产品方向,有望推动AR产业实现新的突破。

图源:Yarbo
7月14日消息,Yarbo宣布完成超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国科投资、中金资本与九阳创投联合参与投资,庚辛资本担任公司长期独家财务顾问。所融资金将主要用于技术研发、产品迭代及供应链优化,进一步提升量产交付能力。
据悉,汉阳科技成立于2015年,自成立之初,其便提出适用于全季节、全场景庭院作业的“1+N”多功能产品设计理念,不仅研发出全球首款消费级模块化庭院机器人,还率先推出首款消费级扫雪机器人Yarbo。
市场表现方面,汉阳科技在2024年在独立站启动全款预售,尽管交付周期近5个月,主机加模块组合平均售价5000美元一台,仍收获超6000台用户订单,年销售额突破2亿元。
随着本轮融资完成,汉阳科技将继续深化"1+N"模块化战略,拓展庭院全场景智能解决方案,巩固其在全球扫雪机器人市场的领先地位。
更多品牌相关信息,可阅读品牌方舟过往文章《一天200万美金订单,它在海外开创新品类 | 方舟专访》。

图源:SATELLAI
7月30日消息,星联未来(SATELLAI)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由零一创投领投,老股东零以创投、麟阁创投持续加注。
所融资金将被用于宠物定位项圈与卫星一体追踪器的持续迭代与量产、加速海外渠道拓展,以及围绕宠物位置、行为、健康数据的服务化建设。
据悉,星联未来成立于2024年,总部位于深圳,从创立之初就确定了“宠物穿戴”和“出海”两大方向。其研发的宠物智能项圈除了定位与安全防护等基础功能外,还能实时监测宠物的活动和休息模式。为提升产品体验,星联未来在硬件、软件、AI算法层面等层面都进行了升级。
2025年IFA展会上,星联未来携带SATELLAI Collar Go亮相便荣获包括“IFA创新奖”在内的五项大奖。目前,星联未来产品主要出海美国,后续计划进一步拓展至欧洲地区。

图源:TARRAN
8月8日消息,迅路创新完成新一轮数千万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红杉中国种子基金领投,所融资金将用于首款产品的量产和新一代产品的研发。
据悉,迅路创新成立于2023年,现已完成4轮融资,其专注于电助力自行车研发与制造,拥有较强的技术研发实力和品牌建设能力。
2024年,迅路推出E-cargo bike品牌TARRAN,以高载重、长续航、轻松骑行的E-cargo bike重新定义现代家庭出行方式。其首款产品T1 Pro搭载100Nm扭矩动力系统与40Hz高精度速度传感器,配合双电池系统,最大电池容量达1.4千瓦时,续航里程可实现200公里。
此外,T1 Pro还配备了道路检测系统、智能照明及行车记录仪,同时具备智能防盗功能,兼顾安全与实用性。该产品售价为6999欧元,主要面向欧洲市场售卖。

图源:蒙通智能
8月22日消息,深圳市蒙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由A股上市公司智动力战略投资,高轼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资金将用于产品研发、团队扩建及生态落地。
据悉,蒙通智能成立于2022年,以AI+AR眼镜为切入点,采取“量产一代、研发一代、预研一代”策略,构建三大AI生态产品矩阵。
2023年,蒙通智能发布全球首款最大视场角第三代AR眼镜,这是首款可量产0.71英寸Micro-OLED的全能轻薄型AR智能眼镜,解决了显示效果与佩戴舒适性的矛盾。
2025年上半年,蒙通智能营收较2024年全年预计实现300%增长,目前正与软银、传音等全球头部企业洽谈合作,2026年可规模量产与批量交付,还将在垂类场景与细分领域加快全球化AI品牌布局。

8月23日消息,名创优品旗下潮玩品牌TOP TOY完成了由全球投资机构淡马锡领投的新一轮战略融资,投后估值达到约100亿港元。
TOP TOY成立于2020年,其产品覆盖盲盒、艺术潮玩、日漫手办、美漫手办、娃娃模型、拼装模型、积木等七大核心品类,商品价格区间广,从几十元到上万元不等,全面覆盖10到40岁的消费群体。
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TOP TOY收入增加73%,达到7.42亿元,成为名创优品新的业绩增长点。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淡马锡融资与投后重新估值,使业内人士认为这是TOP TOY单拆上市的一步棋。
对此,名创优品也回应表示,目前确实正在对TOP TOY品牌运营的潮玩业务进行分拆上市可能性的评估。但该计划目前仅处初步阶段,是否能持续推进将受市场条件等诸多因素影响。

图源:跃然创新
8月25日,跃然创新(Haivivi)完成2亿元A轮融资,由中金资本、红杉中国种子基金等联合领投,此次融资所获资金将用于产品迭代及海外市场拓展。
据悉,跃然创新成立于2021年,旨在通过前沿科技打造独特且美好的玩具产品,向每一个鲜艳的生命(vivid)招手问好(hai)。其主要依托“大模型+小模型”技术架构,为毛绒玩具赋予长期记忆与情绪交互能力。
在此技术基础上,其首款AI毛绒玩具BubblePal,是由AIGC技术驱动的突破性互动玩具,同时也是全球首款该类型产品。这款产品还借助AI大型语言模型(LLM)技术,帮助儿童全面发展并提供情感支持。
目前,该产品已在国内上市,并计划同步进入美国、日本市场。

图源:Lymow
9月3日消息,来牟科技(Lymow)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由常春藤资本独家领投,戈壁创投、六脉资本、天际资本、九合创投、兴富资本等联合投资。
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新品研发迭代、产品量产交付及市场预期性备货,进一步优化产品性能,满足欧美市场消费者对于割草机器人在割草效率、爬坡能力等方面的需求。
自2022年成立以来,来牟科技便专注于研发和制造面向欧美市场的智能割草机器人,核心产品LYMOW One凭借创新技术,在Kickstarter上众筹金额已超过726万美元。根据公开资料,自今年5月28日独立站上线以来,该品累计销售额已达1亿元人民币,市场潜力巨大。
目前,来牟科技已与比亚迪达成合作进行代工生产,LYMOW One智能割草机器人日产能达到150台,批量出口北美市场。

图源:Ropet
9月8日消息,萌友智能(Ropet)完成数千万元A1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领投,峰瑞资本跟投。
Ropet成立于2022年,主营业务聚焦于家庭服务机器人与情感陪伴机器人的研发,其核心成员来自字节跳动、微软、阿里达摩院、小米、蔚来等顶尖科技与消费品牌,在产品设计、AI技术、品牌与运营等方面具备从0到1的落地与规模化能力。
据了解,Ropet的AI智能宠物机器人采用毛绒材质外壳,搭载ChatGPT大语言模型,结合先进视觉识别技术,能精准捕捉用户表情、语调及动作,通过LED屏幕“眼睛”实时反馈开心、委屈等拟人化情绪。
同时,Ropet还可通过学习用户习惯形成个性化互动模式,同时支持更换“眼睛”样式、皮毛颜色及服装配饰,满足用户定制化需求。
更多品牌相关信息,可阅读品牌方舟过往文章《「情绪价值」做出百万营收,AI萌宠从中国走向世界 | 方舟专访》。

图源:VITURE
9月8日消息,VITURE完成两轮总规模1亿美元的B轮追加融资,本轮融资获得多家科技行业企业及战略投资机构支持。所融资金将用于支持全球零售渠道扩张、企业业务布局扩展,以及XR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
据悉,VITURE成立于2021年,创始人是曾参与开发Google Glass的哈佛天才设计师姜公略。他带领团队将原本笨重的AR眼镜,拆解为78克墨镜形态+160克颈挂主机。
同时,通过AI驱动将2D内容转化为沉浸式3D视频,让用户得以随时随地身临其境感受3D视觉效果。
在今年7月结束的亚马逊会员日,VITURE旗下产品VITURE Pro以超400美元高价霸榜美、德、英等15国智能眼镜Best Seller,市场占有率突破50%。
更多品牌相关信息,可阅读品牌方舟过往文章《攻占欧美50%市场,它的AR眼镜蝉联15国销冠 | 方舟专访》。


图源:希瑞Stareep
9月10日消息,希瑞Stareep宣布完成近亿元融资。本轮资金将主要用于两大方向:一是“双智能协同”技术与AI睡眠智能体的持续研发迭代,二是全球销售渠道的拓展与相关战略布局。
作为追觅科技旗下聚焦智能寝具领域的专业品牌,希瑞不仅率先提出“双智能协同”架构,更实现了这一技术在行业内的落地。
在追觅科技的2025新品发布会上,希瑞推出的智能床进一步构建起“睡前-睡中-睡后”全睡眠周期智能守护体系。其中,睡前首创15分钟拟态摇篮哄睡功能;睡中依托AI技术实时监测睡眠数据;睡后则提前2分钟启动轻柔按摩,实现温和的定时体感唤醒。
此外,希瑞创始人蔡彦明深耕家具与智能硬件21年,曾主导上市公司核心业务,还成功打造出累计营收超百亿的爆款产品,在智能家居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供应链资源与渠道资源。

9月17日消息,Nothing宣布完成2亿美元C轮融资,估值达到13亿美元,累计融资总额已超过4.5亿美元。资金将用于加速产品创新及扩大分销规模。
本轮融资由老虎环球领投,跟投方包括谷歌风投(GV)、Highland Europe、EQT等现有股东,以及新投资方Nikhil Kamath和高通创投(Qualcomm Ventures)。
据悉,Nothing成立于2020年,主营智能手机和TWS耳机等消费电子产品。成立四年来,Nothing已累计销售设备数百万台,并于2025年初实现销售额突破10亿美元。
Nothing联合创始人兼CEO裴宇认为,AI的真正潜力需通过硬件革新实现。同时表明,Nothing计划于明年推出首批AI原生设备,该类产品可实时响应用户需求,跨模态捕捉信息,动态生成交互界面。

图源:Beatbot
9月23日消息,星迈创新完成10亿元A+轮融资,由美团龙珠独家领投,老股东顺为资本、高瓴创投、凯辉基金、源码资本、安克创新、砺思资本和云沐基金同步追加投资。
本轮融资资金将重点用于技术研发与产品迭代,同时加速全球销售渠道拓展、品牌建设及顶尖人才吸纳,推进全新应用场景的战略布局。
据悉,2022年7月,星迈创新于苏州创办,同时创立了智能泳池机器人品牌「Beatbot」,其产品2024年才正式销售,首年就实现5亿元营收。今年,Beatbot又全新推出搭载AI视觉系统的AquaSense 2 Ultra,能精准识别并清除目标垃圾,实现从“盲扫”到智能定点清除的升级。
市场表现上,2024年,星迈创新产品在北美1400美元以上价位段的高端市场占有率达85%;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其在高端市场的市占率提升至90%。
值得关注的是,星迈创新已正式宣布进军智能割草机器人领域,开启全新赛道布局,目前正组建专业业务团队。
更多品牌相关信息,可阅读品牌方舟过往文章《安克参投,这家泳池机器人拿下北美高端市场》。
出海品牌成长的核心路径是什么?
1️⃣ 流量破局:从0到1打开市场
2️⃣ 场景渗透:从1到10深度扎根
3️⃣ 文化定义:从10到100构建壁垒
🔵10月31日,#品牌方舟2025出海论坛
👇诚邀您共同拆解品牌成长方法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