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码泳装吸金5000万+,又一品牌在TikTok卖爆了

阳光,游泳,冲浪,戏水,共同构成了欧美人夏日的主旋律。 从海滨度假到沙滩露营再至水上娱乐,都是不可或缺的夏日避暑活动。
有沙滩的地方,便有泳装。五花八门的比基尼,以及各式各样的泳衣泳裤、汇聚而成一道道亮丽而清凉的风景线,从不缺席每一个夏天。
在常人眼中,这是一种广为盛行的沙滩文化;而对于出海品牌而言,则看到了其中无垠商机:泳装出海。
我国坐拥成熟完善的泳装产业链。多年来,依托强大的供应链优势,跑出了以Cupshe、Zauful为代表的大批头部玩家。
当然,泳装这块“蛋糕”虽大,抢食者却众多,想要突出重围也并非易事。因此越来越多品牌选择另辟蹊径,在红海之中寻蓝海,靠差异化路线撬动市场——来自深圳的Blooming Jelly便是这样一个品牌。
Mordor intelligence的研究数据显示,2025年泳装市场规模约为282.9 亿美元,预计到2030 年将达到385.3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6.37%。
其中北美作为第一大市场,拥有着连绵的海岸线、众多的水上乐园以及浓厚的沙滩文化,因此泳装在年轻消费群体中具备极强的刚需性,每逢夏季便流量飙涨,稳居各大电商平台的“顶流”类目。
不过高需求也意味着高竞争,厮杀激烈早已成为海外泳装市场的常态。而在这样一片赛道诞生的Blooming Jelly,究竟是如何脱颖而出的呢?
品牌方舟了解到,Blooming Jelly诞生于2014年,由深圳不明觉厉所创立。该公司精准定位欧美女装市场,主要销售渠道覆盖亚马逊、TikTok以及品牌独立站。
泳装作为一种露肤度极高的服饰,长期以来很多品牌的设计风格都由“性感”所主导,收腹修身、高腰V领等关键词共同构成了核心卖点。
但随着市场的不断增长,消费者的观念也在悄然发生转变——不再仅仅执着于凸显身材曲线,而是追求更多元化的美。
图源:Blooming Jelly
尤其是随着女性自我意识的进一步觉醒,悦己消费逐渐成为她经济的主旋律。因此在穿衣打扮层面上,便是越来越多女性摆脱传统审美束缚,注重彰显自我与个性化表达,倡导接纳并关爱自我身体以及自信健康的生活方式。
而Blooming Jelly便是敏锐意识到欧美社会近年来兴起的审美多元化和身体积极性(Body Positivity) 趋势,以一种极具包容性的姿态切入了泳装市场。
在Blooming Jelly看来,穿衣打扮是为了取悦自己和表达个性,而非迎合他人的目光。“理想身材”更不应该被主流审美所约束,无论体型如何、穿搭如何,都能够充分释放自信与魅力。
基于此,Blooming Jelly打出了“Dress for Yourself”(为自己而穿)这张王牌,主张女性穿搭自由并提供时尚、舒适、多元化的服装,让她们在不同场合都能展现属于自己的风格。
带着这样充满人文关怀的品牌理念,Blooming Jelly以打造兼具美感和实用性的泳衣作为品牌的核心特色。与一些快时尚品牌不同,它注重贴心的设计、优质的面料和合身的剪裁——确保每件泳衣不仅外观精美,穿着也舒适自在。
自成立以来,Blooming Jelly先后入驻了亚马逊、TikTokShop等平台,同时搭建了自有品牌独立站。其中TikTokShop上线至今不到两年,累计销量26.32万,总GMV804.29万美金(约合人民币5746万元),连续打造了多款爆品。
其中一款女士连体泳衣近三个月销售额高达36.45万美金,一度登顶TikTokShop美区运动与户外类目畅销榜,是这个夏天老外备受追捧的“当红炸子鸡”。
图源:Blooming Jelly
在高手如云的泳装赛道,Blooming Jelly又是如何抓住属于自己的爆品密码的呢?答案便是融入各种“小心机”的产品策略。
在成立之初,Blooming Jelly首先瞄准了25~35岁的女性群体,同时聚焦身材焦虑与审美凝视两大痛点,打造灵活适应不同体型、不同场景、不同族裔的泳装。
目前泳装作为Blooming Jelly的主营类目,产品矩阵覆盖比基尼、泳裙、连体泳衣等多个细分类目,同时覆盖丰富多元的款式,诸如针对身材纤细的女孩推出高腰收腹比基尼、V领聚拢连体泳衣,再比如面向大码女孩以及孕妇打造加大码交叉泳衣,包含性感风、可爱风、休闲风等多种风格。
图源:Blooming Jelly
相比千篇一律的“性感”营销,Blooming Jelly致力于打破“理想身材”的单一化定义,产品主打功能性、时尚感、包容度与舒适性兼具,且每款产品均提供丰富的尺码与颜色选择,满足多元化审美需求,无论追求哪一种穿搭体验的女性都能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泳装。
以旗下最为畅销的一款女士连体泳衣为例,该款泳衣由弹性透气、柔软耐用的面料制成,采取网眼透视V领和纱笼式围裹设计,将端庄与性感完美融合;腰部则使用内置下摆和可调节抽绳,提供舒适贴合的穿搭体验。
图源:Blooming Jelly
不仅如此,该款泳衣提供27种颜色选择,且尺码由小至大,充分兼顾了大码女孩的需求。这样多样化的设计,也使得它可以灵活适配海滩度假、泳池派对和水上活动等场合。穿上之后无论是休闲放松、户外畅游还是享受度假时光,都能展现自信时尚的气质。
当然,除了上述卖点外,性价比也是Blooming Jelly很重要的一张王牌。在它看来,时尚应该触手可及,所有女性都应该能够实现穿搭自由与消费自由。
基于此,Blooming Jelly选择以合理的价格提供高品质的服装,其泳装系列的定价普遍在40美元以内,且难能可贵的是很好地兼顾了品质。消费者的反馈便是最好的佐证——在各大主营平台上,质量好、舒适度高、物超所值等关键词共同构成对Blooming Jelly的主流评价。
品牌方舟了解到,Blooming Jelly团队整合了VOC 洞察、服装设计、面料研发及大数据 AI,实现精准决策与高效运营,因此得以在选品、原料、设计等多个环节最大程度保障品控。
如今,成立十余年的Blooming Jelly不仅在泳装赛道站稳了脚跟,还积极拓展女装、睡衣、运动服等多个品类,通过一体化的产品矩阵为女性打造一个彰显个性并接纳自我,拒绝身材焦虑和审美凝视的“梦幻衣橱”。
仔细观察会发现,Blooming Jelly自诞生之初便是一个对自身定位有着清晰认知的品牌:“我们不仅仅是一个服装品牌,还是一个由女性组成的社群。我们坚信赋能彼此、互相支持,激励女性自信勇敢、展现真我。”
可以看到,Blooming Jelly深刻洞察到她经济时代女性消费行为的“内向化”,越来越多追求深度悦己的满足。这样的消费主旋律也为Blooming Jelly提供了一个打造差异化优势的缺口:不止于销售泳装,而是贩卖一种生活方式和情感价值。
为了让消费者接纳并认可这一价值理念,除了极具包容性的产品语言外,Blooming Jelly还十分注重全链路渗透的内容营销,借助线上社媒以及线下广告全方位培养品牌心智。
目前Blooming Jelly的社媒营销矩阵覆盖Insgram、Pinterest、Facebook等主流平台,将产品融入各类生活场景,通过真实化、有亲和力的内容潜移默化地宣传产品。
以Insgram为例,Blooming Jelly日常发布的内容普遍为模特身着各类泳装,在海边自信展示自我魅力,没有生硬地强调产品卖点,而是简单搭配一句风趣幽默的文案,以富有感染力的表现形式传递一种舒适自信的生活态度。
而TikTok作为Blooming Jelly的销售平台之一,同时也是其核心营销阵地。
具体来看,Blooming Jelly在TikTok上的内容策略主要由KOL所驱动,通过建立完善的达人合作生态实现UGC裂变。
Fast moss数据显示,截至目前Blooming Jelly的美区小店累计与9405名达人建联,共计发布带货视频数量为3.18万。在近28天内,有高达六成以上的销售额来自达人带货。
从达人画像来看,Blooming Jelly46.77%的合作达人粉丝量级超10万,粉丝区间在1万~5万的位居第二,占比为30.83%。
这些达人广泛覆盖多个领域,如服饰、美妆、家居、娱乐等,其中时尚领域博主占据了近六成的份额。
为了快速打开品牌声量,Blooming Jelly建立了精细化的达人分层合作机制:新品预热期间由头部达人带头宣传推广,通过直播造势引爆声量;中腰部达人负责二次传播,利用视频精准带货触达更多消费者,刺激UGC内容裂变。
再看具体的营销动作,Blooming Jelly十分重视将穿衣自由的品牌理念融入其中,通过真实、鲜活的内容接纳自己与审美多元化的价值观。
基于此,其达人合作内容主打趣味、有亲和力的风格,让不同身材、不同肤色的达人通过分享亲身经历引发消费者的情感共鸣,如大码女孩首次自信穿泳装、宝妈展示如何修饰“妈咪肚”。
而在线上通过社媒营销积累品牌势能的同时,Blooming Jelly也进一步将触角伸向了线下渠道,如在今年五月份在美国迈阿密海岸游轮刊登了一则巨幅广告,并成功吸引了不少游客的关注。
图源:Blooming Jelly
这样线上+线下协同的营销策略,也使得Blooming Jelly能够在撬动更广泛的潜在客户之际,完成品牌价值观输出与用户心智培养。
女性外在美从来就不应该被主流声音所单一化定义,审美应该是多元的、可以相互兼容的。这世上既不存在所谓“理想身材”,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标准范式。正如Blooming Jelly所言:“你已经足够美丽,我们做的只是让你更加自信耀眼。”
在女装这样一片同质化竞争严重的赛道,Blooming Jelly凭借“产品+内容”的双轮驱动,通过清晰的价值观引领和深度的用户共情,讲述了一个足够让人动容的品牌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