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方舟BrandArk
热门搜索
首页正文

靠7次创业失败经验,打造18亿美容品牌的秘诀 | 创始人访谈

品牌方舟
【品牌方舟BrandArk】关注全球化、跨境电商、品牌增长等议题,致力于洞察潜力出海赛道。
177
2025-08-05 17:19
2025-08-05 17:19
177
品牌方舟
【品牌方舟BrandArk】关注全球化、跨境电商、品牌增长等议题,致力于洞察潜力出海赛道。

卡桑德拉・瑟斯韦尔在创立Kitsch之前,曾七次折戟创业路,但每一次跌倒,都成了她向上攀登的阶梯。最终,她白手起家打造出颠覆大众对日常美容品认知的品牌Kitsch。

如今,这个以免热卷发器、环保洗发皂和潮流发带为代表的品牌,已进驻全球2.7万个销售点,最新估值达2.6亿美元(约合18.66亿元)。

靠7次创业失败经验,打造18亿美容品牌的秘诀 | 创始人访谈

格温妮丝・帕特洛创办的《Goop播客》,聚焦生活方式、创业洞察与价值探索,始终致力于为听众带来真实且有深度的对话。

本期访谈将深入探寻卡桑德拉的创业故事:从七次创业失败的沉淀,再到成功打造Kitsch的历程,既有产品开发中的平衡智慧,更有她独特的商业经营哲学与“微意图”理念的深度剖析。

01

7次创业失败的经验教训


格温妮丝・帕特洛:我们了解到,你创立Kitsch前曾有过7次创业失败的经历,能举几个例子说说这些尝试的情况和失败原因吗?

卡桑德拉・瑟斯韦尔:这是个值得聊的问题。比如,我和母亲在威斯康星州开过一家小礼品店。当时Shop Bop等线上零售商开始兴起,我觉得这事儿很酷,就跟母亲说:“我们得把生意做起来,而且要转到线上。”

后来,我用母亲留给我结婚的钱作为启动资金,建了个名为Cassie's couture.com”的网站。我自己给产品拍照、销售,但因为还要兼顾全日制学业,精力跟不上。

这次尝试最后失败了,核心是业务没什么独特性,投入和回报不成正比,也没收到什么积极反馈。

更关键的是,我没感受到持续的动力,不像创立Kitsch时,哪怕接到100美元订单却吃了50美元停车罚单,还能保持热情;做这个网站业务时,我慢慢就没了行动力,最后坦然停掉了。

格温妮丝・帕特洛:有没有某个具体事件成了终止这项业务的转折点?

卡桑德拉・瑟斯韦尔:那是我19到20岁的时候。关键节点是库存采购的决定。我在学校学零售商品管理时就知道,得把账目做清楚,不能超支。

但当时在服装网站上上架库存,对尺码分配一窍不通,下订单全凭瞎猜。当考虑再投1000美元增购库存时,我意识到这个决定既不合理,也带不来成就感,于是就停掉了。

格温妮丝・帕特洛:往深了说,是产品不适应市场,还是缺资本、缺专业知识,或是业务本身没潜力,又或是自己技能不够呢?

卡桑德拉・瑟斯韦尔:你这个问题问到了点子上。我当时完全没动力去琢磨这些。年轻时虽然不懂、没受过系统教育,但通常会主动补知识、求成功,可那会儿我既不懂业务逻辑,也不想去弄明白,这事儿根本滋养不了我的热情。

另外,我当时就是个倒卖别人产品的中间商,没什么核心竞争力,而且营销也不是我的长项。我更擅长做服务,比如接订单、打磨产品、送到客户手上再听反馈,所以零售并不是我的热情所在。

靠7次创业失败经验,打造18亿美容品牌的秘诀 | 创始人访谈

格温妮丝・帕特洛:从这项业务里能总结出什么经验吗?

卡桑德拉・瑟斯韦尔:如果真心想解决问题,就没什么能拦住你。你会主动找书学、向能帮上忙的人求助。但我做第一家公司时没这么做,这和经营Kitsch的方式完全不同。即便在Kitsch初期,我也特别想学习业务的方方面面。

格温妮丝・帕特洛:能再举一个失败案例当例子吗?

卡桑德拉・瑟斯韦尔:另一个尝试是创个竹制内衣品牌,想叫“竹D”。我把学到的所有知识都用来做商业计划,结果向人推销时,对方看着我说“你根本不懂行”。

内衣行业本来就复杂,而且这个名字还被人占用了,再加上朋友的负面评价影响了我的判断。

这事对我的教训是:如果真心认定一件事,不必向朋友或家人征求太多意见,不然容易被质疑。而创立Kitsch时,我没告诉任何人,就专注做事,只向专业人士咨询,这是两者的关键区别。

格温妮丝・帕特洛:当时进入内衣产品的原型开发或供应链环节了吗?

卡桑德拉・瑟斯韦尔:没涉及供应链,但因为我在相关领域,有制作原型的资源,面料、样品都有。但从资金投入来看,这个项目成本不低。再加上名字被占、朋友不认可,我自己也意识到经验不足,最后就放弃了。

02

Kitsch的诞生与起步


1、Kitsch的核心区别与坚持动力

格温妮丝・帕特洛:经历七次创业失败的经历后,你怎么确定Kitsch是正确的方向?这需要什么样的内在动力?

卡桑德拉・瑟斯韦尔:Kitsch和其他创业尝试的核心区别是,我亲手做产品,和顾客联系很紧密。

一开始,人们觉得我做的产品“挺可爱”“是个不错的小项目”,慢慢的,它才获得关注。但创业的最初五年其实挺难的。

回想刚创业时,我坐在家里的书桌前,边听自助书籍边手工做发饰,努力集中精神。支撑我坚持下去的,是外出展示产品时顾客展现出的兴奋神情。

对企业家来说,暴露自己的脆弱是个被低估的机会,我把产品展示给沙龙买家,一些细微的互动也能证明产品有人需要。

如果顾客说 “尺寸太小了”,我就回家修改,第二天送过去,最后促成了购买。合作久了,顾客会问“你还能做些什么”,这推动我们从单一产品慢慢发展成生活方式品牌。

我相信一切皆有可能,但成功的关键是“微小的胜利”,比如今天成了一笔单,就能安心睡,因为知道自己做对了一件事。到现在,我还在践行这些“微意图”,它们确实为公司的成功帮了大忙。

靠7次创业失败经验,打造18亿美容品牌的秘诀 | 创始人访谈

2、品牌名称的由来以及第一款产品诞生细节

格温妮丝・帕特洛:稍后再聊 “微意图”,先说说Kitsch这个品牌名是怎么来的,还有你们的第一款产品是什么?

卡桑德拉・瑟斯韦尔:当时我一门心思想创业,已经开始动手做产品了。那时候听莎拉・布莱克利讲她的成功故事,她说最成功的企业,名字听起来都得有点特别的“异域感”,就像她给品牌取名Spanx时加了个“X”一样。

我当时正坐在地上做发带,看着那些发带,颜色特别鲜亮,像可爱的霓虹灯似的,有点“小俗气”(就是kitsch这个词的意思)。我心里一动,就想:“得了,那就叫‘Kitsch’吧”, 品牌名就这么定了。

我们的第一款产品是扁平的松紧带发带。其实这种发带早就有了,不是我发明的,市场上一直有卖。

但我做的和别人不一样。我发现市面上的这类发带问题挺多:边缘容易磨破,尺寸也没个准头,包装也不好看。我觉得哪怕就在自己公寓里做,也能做得更精致、更好看。

而且我研究过材料,知道这种发带用的是聚酯料,要是拿打火机把末端烧一下,让边缘稍微焦一点,就能防止磨损,相当于把产品做得更耐用了。

所以我就坐在那儿,一根一根仔细量尺寸,保证大小一致,再用打火机把每根发带的末端都处理好。这种扁平松紧带发带不用机器,纯手工就能做,这就是我们做的第一款产品。

3、非传统的“生活方式计划”

格温妮丝・帕特洛:构思和生产产品时,做商业计划了吗?

卡桑德拉・瑟斯韦尔:没做传统的商业计划,其实是在做“生活方式计划”。我拿张纸写下“我为什么要创业”,列了些我觉得重要却常被忽略的问题。

但对我来说,作为一个人,我为什么创业?想给世界带来什么影响?

答案其实很简单:想做人们喜欢、会复购的产品。所以我们后来做的产品一直是向这个目标前进的。

4、以净推荐值(NPS)为核心的品牌战略

格温妮丝・帕特洛:你靠什么来制定品牌的指标?

卡桑德拉・瑟斯韦尔:我们盯着核心:如果产品得不到复购,那一切就都没有意义。不想让任何顾客后悔买了我们的产品,它必须有实际价值。

就算现在定年度战略目标,也和其他品牌不一样,不盯着金额或具体KPI,而是以净推荐值(NPS)为核心,看人们愿不愿意向别人推荐我们,还有团队的幸福感和工作效率。愿景始终围绕 “好产品、健康的组织、财务稳定”。

靠7次创业失败经验,打造18亿美容品牌的秘诀 | 创始人访谈

格温妮丝・帕特洛:以NPS为KPI的想法很有意思,如果净推荐值下降了,你会怎么做?

卡桑德拉・瑟斯韦尔:如果NPS真的下降了,我们肯定会第一时间停下来找根源,毕竟NPS反映的是用户愿不愿意把产品推荐给别人,下降往往意味着某个环节偏离了他们的期待。

其实几年前我们就遇到过类似的情况。2020年第一次推条状洗发水和护发素时,上市后没多久NPS就掉了。后来深挖反馈才发现,问题出在我当时选的香味上,我自己很喜欢带泥土气息的广藿香,但用户普遍觉得这个味道太特别,接受度很低。

即便产品的清洁力、便携性这些硬指标不错,大家还是不太愿意推荐给朋友,这直接拉低了NPS。那一次给了我们挺大的教训,NPS下降从来不是单一问题,而是用户需求没被精准捕捉的信号,当时我们立刻调整了策略。

格温妮丝帕特洛:企业家常靠直觉,但市场反馈可能和直觉冲突,你怎么平衡市场研究、客户反馈和自己的直觉?

德拉・瑟斯韦尔我喜欢这个问题。和母亲开精品店时,我们很清楚目标客户,小店就服务这些人,迎合他们的需求。那家店换个州可能就活不下去了。所以我做产品时,会确保顾客用着舒服,不觉得陌生或别扭。

首先得想清楚品牌定位,是面向小众的 “有远见的品牌”,像艺术品一样只打动一小部分人,不追求主流?还是大众品牌?如果真心热爱一件事,能把账目做清楚、实现盈利,不用非得学那些几十亿美元的品牌,接受它的小众性就行。

5、如何打磨爆款产品

格温妮丝・帕特洛:洗发水和护发素后来成了爆款,你们怎么坚持这种模式的?又怎么收集新香味的反馈?

卡桑德拉・瑟斯韦尔:上市后收到很多评论,条状没染色,分不清哪个是洗发水、哪个是护发素;圆形的拿着也不方便等等。

所以带着这些反馈回去,把洗发皂和护发素分别改成X形和AC形,方便区分,还加了颜色。

香味方面,我们研究了气味心理学,例如,打开包装时,什么味道会让人兴奋?人们是想要香味浓的洗发水,还是因为洗完头会喷香水,所以不希望洗发水味太浓?这些都是我们一直在想的问题。

其实听顾客的反馈更有意思,我们有很多消费者研究小组,通过Facebook和其他几个平台招募。现在,任何产品上市前至少要100人测试。

靠7次创业失败经验,打造18亿美容品牌的秘诀 | 创始人访谈

格温妮丝・帕特洛:测试组是随机选的,还是有特定人群?

卡桑德拉・瑟斯韦尔我们有内部测试组,是第一关;过了之后进入随机组,他们可以随意提出意见。但好消息是,只要这些顾客喜欢,就说明我们真的成功了。

格温妮丝・帕特洛刚提到关注产品使用时的用户心理,能具体说说吗?

卡桑德拉・瑟斯韦尔我常代入顾客视角,去门店购买产品,想象自己是顾客的话,面对货架上的产品,看到的第一眼有什么感觉?从货架上拿下来时,它挂着的样子、重量,都得亲自感受。

但我得再强调一下:从一开始,Kitsch就没打算成为顾客生活里的 “焦点”。就像有人买珠宝,是想戴出来让人看见,要是名牌,还盼着别人能认出来,但Kitsch不是这样的。

比如,你正聊到兴头上,随手抓过发带扎头发,就盼着它顺手好用,压根不会琢磨 “这发带到底怎么样”。所以我考虑的是顾客和产品的互动,它该让生活变轻松,但不指望顾客特意惦记它。

不过没想到的是,收到很多用户反馈,说“这是我的最爱”“离不开它”“旅行必带”之类的,这有点意外。

03

打破常规的经营哲学


格温妮丝・帕特洛你之前提到用“生活方式计划”代替商业计划,能再说说产品路线图怎么让大家参与进来吗?

卡桑德拉・瑟斯韦尔产品路线图的形成很自然,比如人们说“这发带比我们用了多年的黑色松紧带更护头发”,甚至说“改变了我的发型”,我就想:作为生活方式品牌,从起床到睡觉,还能做哪些护发产品?

于是Kitsch开始做缎面枕套、无热卷发套装、洗脸用的水疗头带,逐渐成为全方位的护发生活方式品牌。这定位挺独特的,很多人不理解,就像护肤品牌只做护肤品一样,我们却跨了品类。

靠7次创业失败经验,打造18亿美容品牌的秘诀 | 创始人访谈

我记得说过:“你看,顾客会停下来买个发饰,顺便拿条毛巾…… 就该让她在这儿把喜欢的都买齐。” 这么多年过去,现在最大的产品类别是洗发水和护发素(固体的,算消耗品),对一个发饰起家的品牌来说,挺不一样的。

所以产品路线图是在和顾客的对话中自然形成的。比如Facebook社区会说“你们该做卫生棉条”,但我们还是会专注头发护理。

04

用“微意图” 赋能商业行动


格温妮丝・帕特洛你之前提到的 “微意图” 练习,能具体说说它如何和商业经历结合吗?

卡桑德拉・瑟斯韦尔我很乐意聊这个。一开始没觉得它和商业有直接关联,直到后来才发现,正是这些练习支撑着我走过创业里的很多难关。

就像我们之前说的,天赋和努力的界限很模糊,而思维方式其实是可以主动引导的。人们花很多时间琢磨穿什么、吃什么,却很少刻意规划自己 “要怎么想”。

但对创业者来说,思维状态直接影响行动力。我们脑子里的想法,有一半甚至不是真实的,却会左右判断。所以我常做的 “游戏”,其实是在给商业行动做 “心理预设”:比如和重要客户通话前,我会写下 “希望结束后能清晰捕捉到对方的需求,哪怕暂时没达成合作,也能为下次铺垫”。

这种预设不是空想,而是让我更专注于倾听和回应,避免因紧张或急躁错过关键信息。

这种“沉浸式想象” 让我在后来真的推进合作时,少了很多犹豫。比如面对塔吉特采购团队的严苛要求,我能更快理解他们的标准,因为“预设” 里已经模拟过“如何让产品符合大渠道的调性”。

靠7次创业失败经验,打造18亿美容品牌的秘诀 | 创始人访谈

最后真的达成合作时,那种“熟悉感”其实是提前在思维里“演练”过的,让我更从容地推进每一步。

我常说“拥有一切的秘诀是知道自己已经拥有了”,对商业来说,这其实是在对抗“不确定性恐惧”。创业时总有无数次想放弃的瞬间,比如第一次向连锁沙龙推销,连续被10家拒绝,我就翻出之前写的“今天会遇到3家愿意试销的客户”,哪怕当天没达成,也会盯着“试销”这个小目标调整策略。第二天换一种产品展示方式,果然有沙龙愿意下单。

甚至给自己发“虚拟邮件”说“品牌销量第一”,也不是自我安慰。每次打开这种邮件,我会下意识想“如果真的做到了,团队需要哪些支撑?供应链能不能跟上?客服会不会忙不过来?”

这些“衍生思考”反而帮我提前补了很多短板,比如在销量还没爆发时就优化了仓储流程,避免后来真的起量时掉链子。

对团队来说,这种思维引导更成了凝聚力量的工具。我们有个“幸运星期五”活动,比如有人负责的新品测试遇阻,20个人会一起画“产品通过测试、用户好评如潮”的场景。

这不是空想,画的时候大家会自然聊“哪里可能出问题”“怎么调整配方”,最后往往能碰撞出解决方案。这种“共同渴望”让团队少了抱怨,多了“一起解决问题”的默契。

对创业公司来说,这种凝聚力直接意味着效率,比如我们的洗发皂从收到负面反馈到迭代出新版本,只用了其他品牌一半的时间,就是因为团队带着“必须让用户满意”的预设在推进。

格温妮丝・帕特洛这么说,这些 “微意图” 其实是把抽象的信念,变成了具体的商业行动指南?

卡桑德拉・瑟斯韦尔完全是这样。 比如从发带扩展到洗发皂时,很多人觉得“跨度太大”,但我会和团队一起画“用户洗完头用我们的发带扎头发”的场景,讨论“护发场景应该是连贯的”,最后真的把这个想法落地成了核心品类。

格温妮丝・帕特洛所以这种思维方式,其实是让你在商业里既能保持对目标的执着,又能灵活应对变化?

卡桑德拉・瑟斯韦尔就是这样。对我来说,“微意图”不是抽象的理念,而是创业的底层操作,这些思维引导让每一步商业决策都更有底气。它的核心是:先在心里“走通”,再在现实里“走稳”。

【品牌方舟BrandArk】关注全球化、跨境电商、品牌增长等议题,致力于洞察潜力出海赛道。
扫码关注回复【加群】,加入出海交流群
已有8000+出海人聚集在我们社群里
二维码
免责声明
本文链接:
本文经作者许可发布在品牌方舟,如有疑问,请联系客服。
最新热门报告标签
众筹1600万+!深圳投影仪大佬闷声收割老外
从国内销冠到风靡海外,JMGO做对了什么?
代工转型品牌,它靠吨吨桶成细分类目冠军!
开创细分类目第一!球星詹姆斯带火吨吨桶
靠7次创业失败经验,打造18亿美容品牌的秘诀 | 创始人访谈
估值2.6亿美元!如何用7次创业失败经验成就美容品牌?
京东将Ochama更名为Joybuy,统一欧洲品牌布局
京东正加速其在欧洲市场的扩张计划,将其欧洲品牌Ochama更名为Joybuy。
Next以60万英镑收购孕妇装品牌Seraphine
英国服装品牌Next以60万英镑收购了濒临破产的孕妇装品牌Seraphine,旨在推动其重组并实现品牌重启。
Purple公布Q2财报:受关税与新品成本影响,营收下降12.6%
DTC床垫品牌Purple公布了Q2财报。关税成本、Mattress Firm门店扩展及Rejuvenate 2.0新品初期成本上升等因素,Q2营收同比下降12.6%。
Steve Madden Q2营收增长19%,利润受关税影响转负
鞋类品牌Steve Madden公布了Q2财报,整体营收同比增长6.8%。受美国新关税政策影响,净利润由盈转亏,毛利率和运营利润率均同比下滑。
靠7次创业失败经验,打造18亿美容品牌的秘诀 | 创始人访谈
估值2.6亿美元!如何用7次创业失败经验成就美容品牌?
众筹1600万+!深圳投影仪大佬闷声收割老外
从国内销冠到风靡海外,JMGO做对了什么?
京东将Ochama更名为Joybuy,统一欧洲品牌布局
京东正加速其在欧洲市场的扩张计划,将其欧洲品牌Ochama更名为Joybuy。
代工转型品牌,它靠吨吨桶成细分类目冠军!
开创细分类目第一!球星詹姆斯带火吨吨桶
品牌方舟《2023年DTC报告之时尚服饰篇》
在本次报告中,品牌方舟深入剖析了一些成功的DTC时尚服饰品牌的运营模 式,其中包括入榜OneSight 2023Q1《BrandOS出海品牌社媒影响力榜单 》电子商务类细分榜单的UNice、ZAFUL、Lilysilk、halara等出海品牌。 我们从品牌定位、产品策略、渠道拓展、社交媒体营销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分 析,并总结出了它们成功的共性。
品牌方舟《2023年DTC报告之美妆个护篇》
在本次报告中,品牌方舟深入剖析了一些成功的DTC美妆个护品牌的运营模式,包括国内的花知晓、菲鹿儿,国外的Glossier、Function of Beauty等品牌。我们从品牌定位、产品策略、渠道拓展、社交媒体营销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出了它们成功的共性。
品牌方舟《2023家居品牌出海洞察报告》
受益于出口政策红利、完善供应链、低人工成本以及成熟的生产工艺优势家居如今已成为中国品牌出海热潮中尤为重要的热门赛道之一,许多家居品牌纷纷凭借各自优势走上出海之路 其中不乏科沃斯、极米、云鲸智能这样的知名大牌。
品牌方舟《2022全球DTC品牌50强报告》
品牌方舟以The Lead榜单为依据,整理出这份关于2022年全球DTO品牌50强的简要介绍,以供卖家参考,为出海者提供最新的海外风向与品牌趋势。
品牌方舟《2022年度DTC品牌出海报告》
在本报告中,共涵盖了三大部分的内容:国内DTC品牌案例解读、海外DTC品牌案例解读、出海行业分析。
跨境社群
出海交流群
加入
品类交流群
加入
服务生态群
加入
立即扫码咨询
立即扫码咨询
交流群
官方微信群
交流群

8000+出海人在这里聚集,添加小助手微信,发送名片审核入群

公众号
官方微信群
公众号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最有料的品牌出海资讯

小程序
官方微信群
小程序

关注品牌出海的一切变化,深度研究出海发展动向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