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方舟获悉,近日,据路透社报道,OpenAI近期完成了一项估值高达5000亿美元的重组交易,为即将到来的首次公开募股(IPO)奠定基础。这笔交易历时15个月,是科技史上最复杂的结构调整之一,涉及监管机构、律师团队及主要股东之间的多轮谈判。
消息人士透露,OpenAI的估值在谈判期间从1000亿美元跃升至5000亿美元。此次重组的核心目标是调整OpenAI的“有限利润(capped-profit)”模式,使公司能够更自由地融资、并购和建立合作,同时保留非营利机构对企业治理的部分控制权。
重组后,OpenAI的非营利母机构“OpenAI基金会”将持有约26%股权,并在达到特定成果(如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时可额外获得股份,从而成为全球资金实力最强的非营利机构之一。微软的持股比例则从49%降至约27%,但保留至2032年的独家API使用权。
这一变革让OpenAI摆脱了过去在融资、收购及战略决策上需获得微软批准的限制,未来将能独立推进资本募集、并购及AI基础设施建设。重组同时也为OpenAI的首次公开募股(IPO)奠定基础。
知情人士指出,这一调整为OpenAI上市扫清障碍。公司预计年营收将达到200亿美元,但高额成本仍令亏损扩大。首席执行官萨姆·奥特曼在直播中表示,IPO是公司“最可能的下一步”,以满足AI基础设施建设的巨额资金需求。
多位知情人士称,OpenAI正计划于2026年下半年或2027年初向监管机构提交上市申请,目标估值最高可达1万亿美元,潜在募资规模或超过600亿美元,成为史上规模最大的科技IPO之一。
OpenAI首席财务官Sarah Friar曾表示,公司内部目标为2027年上市,但部分顾问认为时间可能提前至2026年底。
目前,OpenAI的年化营收预计在年底前达到约200亿美元,但在基础设施与模型训练投入上亏损也在扩大。IPO完成后,OpenAI将有能力通过公开市场筹资以支持数万亿美元级别的AI基础建设计划。
在更广阔的市场背景下,AI热潮正推动科技股全面上涨。今年早些时候,AI云公司CoreWeave以230亿美元估值上市,其市值已增长三倍;而英伟达(Nvidia)则在本周突破5万亿美元市值。
业内分析认为,OpenAI的重组与即将到来的IPO不仅将重塑全球AI产业格局,也象征着生成式人工智能进入资本化与规模化的新阶段。
作者✎ Summer/品牌方舟
声明:此文章版权归品牌方舟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需授权请联系:amz123happ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