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金1个亿,它把气泡水机做成欧美爆款!

在欧洲,气泡水早已贴上“健康”“天然”的标签,甚至成了日常餐饮里的标配。
市场分析机构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气泡水市场规模达到426.2亿美元。其中,欧洲市场以45.17%的占比稳居主导地位。
该机构同时预测,这一市场规模将从2025年的477.5亿美元,飙升至2032年的1083.5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12.42%。
气泡水的市场热度不断攀升,不仅让即饮气泡水的成品销售火热,更催生了气泡水机这类衍生产品。2013年成立的瑞典品牌Aarke正是抓住了这个机会,从赛道风口中成功杀出重围。
这个带着强烈北欧设计基因的品牌,仅凭一台气泡水机便圈粉无数。根据数据追踪公司Growjo的预测,Aarke年收入将达到169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21亿元)。
在热门赛道里找对小众切口,Aarke究竟是怎么做到年收破亿的?

图源:Aarke
Aarke的诞生,其实是一场厚积薄发的结果。
品牌方舟了解到,Aarke的两位创始人卡尔・隆格(Carl Ljungh)与乔纳斯・格罗斯(Jonas Groth)在创办Aarke之前,曾共同创办一家设计公司,为知名制造商设计智能手机、电视、咖啡机等日常产品。
这份乙方视角的经验不仅为他们积累了行业资源,更让他们摸清了消费产品的痛点与改进空间。
与此同时,两人也不想再做单纯承接产品设计的乙方角色,渴望转型并打造一家真正拥有自主定位的设计驱动型品牌。于是乎,2013年,家居品牌Aarke正式诞生。
Aarke源自萨米语,含义近似“每天”。创始人们希望品牌能稳步前行,每推出一款产品,都能切实改善用户的日常生活。品牌创立的首要目标,就是打造兼具内在价值、质感美感与经久耐用属性的产品,而非流于表面的快消品。
在构思首款产品时,创始团队对市场做了深入调研。他们带着设计师的眼光,对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生活场景进行细致观察后发现,当地多数物品已具备设计感,但日常小家电仍是短板。因为这类产品多造型笨重,也仅满足基础功能,设计感严重缺失,背后暗藏着巨大发展空间。
图源:Aarke
在敏锐捕捉到这一市场空白后,创始人们决定抓住这个机会。而气泡水机之所以成为最终选择,正是看中其具备极高的改进空间。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中,气泡水机虽属高频使用品类,却存在外观粗糙、体验不稳定等通病,在他们看来是“所有产品中最亟待改进的品类”。
北欧设计向来是极简主义美学的“天花板”,核心就是简洁美观和实用性的高度统一。但这份对简洁与实用的追求,反倒让两位创始人在开发产品时屡屡碰壁。
原因在于,气泡水机虽属日常小家电,却需要在极小的机身内平衡气压、密封性与操作便捷性。要做到既符合北欧简约的外观设计风格,又保证稳定的使用体验,实际研发难度远超预期。
为解决上述问题,Aarke采用SUS304不锈钢机身,稳定分散内部气压;关键部位配备专用橡胶垫圈,形成核心密封结构,保障气密性。同时,结合人体工学优化操作设计,配合精密组装工艺,才算平衡了操作便捷性与压力稳定性等问题。
最后,历经三年,Aarke才在2016年推出首款气泡水机Carbonator,这款产品以“稳定出泡、操作便捷”为核心卖点,一经推出市场便反响热烈。
在两位创始人看来,许多设计品牌打造家电产品时,只是将自身风格生硬地套用到常规产品上。而Aarke坚持从内到外开发产品,比如气泡水机的水瓶,为实现预设外观,团队甚至推翻传统设计逻辑、重构制造流程。
图源:Aarke
可以说,Aarke真正的差异化优势,在于会为细节之处投入大量工程研发时间。据悉,Aarke曾采用自主研发的测试机器人对设备进行数万次循环测试,以此验证产品耐用性。
在成本与品质的权衡上,Aarke不通过减少螺丝、降低材料标准压缩成本。反而在每年的产品迭代中,增加优质材料用量、选用更多金属部件。
靠着第一款气泡水机,Aarke打出了市场第一枪。但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Aarke并没有盲目扩张产品线,而是深耕第一代气泡水机,把之做垂、做深。
目前,Aarke的产品矩阵主要仍是以气泡水机为中心,经过多年深耕,产品已历经三次迭代。其中,Carbonator 3的气泡水机相比前代来说,最直观的改变在于外观的打磨,不仅线条更精致,还额外提供了钢、哑光黑、铜、沙色、哑光白、哑光灰六种配色。
在设计上更注重与不同家居风格的适配性,以提升产品的场景融入度。
同时,性能也有了重大升级:
不锈钢喷嘴优化:CNC加工的不锈钢精密喷嘴,提升气流控制精度,气泡分布更均匀;
安全阀系统:三重独立安全阀确保使用安全,压力释放更稳定;
PET瓶标线调整:灌水线提高,单次充气可生成更多气泡,减少反复操作。
图源:Aarke
而Aarke在售气泡水机主要分为Carbonator 3系列与Pro系列,二者的市场定位不同。首先,Carbonator 3系列偏向日常实用场景,适用于家庭日常补水、制作低卡饮品,更适合办公室、宿舍等小型空间,性价比高。
其次,Pro系列则定位中高端市场,目标用户涵盖有高端家庭饮水需求、需宴请宾客的群体,以及对饮品品质要求较高、注重生活仪式感的消费者。
不仅如此,Pro系列在产品设计上明显区别于Carbonator 3系列:体积相对较大,核心搭载了Push-to-Lock一键锁瓶功能,支持单手操作锁定水瓶与充气,可降低传统杠杆式机型的气体泄漏风险;同时配备专为玻璃瓶设计的封闭式安全压力舱,以保障碳酸化过程中的瓶体安全。
这两大系列分别覆盖中低端与高端需求,方便触达不同的用户群体。
图源:Aarke
Aarke之所以定位高端家居品牌,野心显然不止桎梏于气泡水机,但是在产品扩展方面却显得极为谨慎。数十年来,除气泡水机外,Aarke推出的产品仅有咖啡机、水壶、净水壶等。相对于竞品来说,其新品推出速度相对较慢,更注重以慢工出细活的节奏完善每款产品。
或许这也恰好印证Aarke成立的初心,一步一个脚步,不盲目扩张,坚持做一个品类就精通一个,以踏实打磨产品的态度积累消费者好感。
不过,“美观与耐用”是Aarke贯穿所有产品的核心宗旨,但对产品耐用性的极致追求也带来了一个潜在挑战:产品超长使用寿命是否会拉长用户复购周期,进而影响到复购率?对此,Aarke也推出了按需订阅制服务“The Cylinder Loop”,该服务提供专为家庭碳酸化设计的二氧化碳瓶,作为气泡水机的核心替换配件。
用户无需主动下单,当气泡水机的二氧化碳气瓶耗尽时,只需将空瓶放入随附的预付运费箱,通过USPS寄出,系统便会自动触发新订单。在2-5个工作日内为用户配送2个满瓶,每次交换收费42美元,且无额外运费。
图源:Aarke
对于有高需求的用户来说,这一模式通过配件的持续供应,加强了用户粘性。
而在一步一脚印的产品推进中,Aarke也在不断强化可持续品牌的形象。
从市场契合度来看,Aarke的产品逻辑与瑞典斯德哥尔摩的环保导向高度吻合。
15年前,斯德哥尔摩成为首个荣获“欧洲环境之都”称号的城市,不仅定下2040年彻底淘汰化石燃料的目标,还通过低门槛政策推动居民养成环保习惯。
而Aarke的诞生,恰好顺应了这种日常化的环保需求。其核心思路是通过设计将可持续理念融入日常消费场景,从用户喝气泡水的日常体验入手,让选择环保饮水方式成为一种自然的习惯,而非像完成任务一样刻板。
作为较早布局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品牌,Aarke始终保持着一种“克制”的态度。从不过度夸大、吹嘘产品对可持续环境的作用,生怕这种刻意宣传引起消费者的抵触。
图源:Aarke
因为在品牌看来,“可持续”不该是反复强调的营销话术,而应藏在产品细节里,让用户在触摸、使用时,自然而然感知到品牌对环境的重视与保护。
这种理念也早早贯穿到Aarke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运营中,其每一步都精准踩在可持续消费的风口上。例如,生产流程严格控制碳排放,包装材料选用可回收材质。即便在零配件更换环节,旧部件也能进入专门回收体系,最大程度降低对环境的负担。
这种“低调”做产品的态度,也为品牌积累了不少忠实用户。数据追踪软件AITDK数据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Aarke独立站月访问流量累计达52.78w,平均月访问量都在15w以上,流量十分稳定。
其中,在9月,Aarke的搜索流量占比48.04%,说明品牌在搜索渠道的曝光和引流能力较强。此外,直接流量占比38.42%,证明品牌已有一定规模的忠实群体,用户对Aarke的认知度和忠诚度也处于较高水平。
图源:AITDK
不过,Aarke在社交流量上仍存在一定短板,该渠道占比仅为6.00%。目前,Aarke社交布局主要集中在Instagram,已积累12.6w粉丝。
品牌方舟观其内容风格,发现Aarke主打高端简约的北欧工业设计风,多上传质感十足的产品特写图片或家居场景搭配视频,色调高级、富有艺术感。吸引的大多是追求品质生活、注重家居美学与设计感的中高端消费群体。
图源:Instagram
但是,Aarke社媒平台覆盖范围较窄,在用户互动性上仍有可以改进的空间。
在渠道布局方面,Aarke目前仍是主要以独立站为主、电商平台为辅的线上销售模式,在欧美成熟市场已形成较强品牌壁垒,德国、美国、英国、法国等市场的渗透率与认知度处于领先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品牌近年已进入中国市场进行相应布局,全球扩张节奏不断加快中。
在品牌方舟看来,Aarke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从内到外的产品开发逻辑。哪怕是看似简单的一款产品,都要从每一处细节开始重构设计。
这些细节或许单看时不起眼,可在日复一日的打磨里,却悄悄攒起了消费者的好感,慢慢住进了用户心里。
而这份长期积攒的信任,也成了后续产品销售的加分项。等到新产品推出时,消费者不用再反复纠结质量,凭着对品牌的这份认可,就能放心直接下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