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正文

智能宠品出海热!真风口 or 伪需求?

74
2025-09-15 17:30
2025-09-15 17:30
74

智能喂食器在主人离家时准时出粮;摄像头另一端传来家中爱宠熟睡的画面;佩戴项环的运动数据悄然同步到手机APP,生成一份健康周报……


这些曾经想象中的场景,如今已成为成千上万养宠家庭的日常现实。


越来越多的“铲屎官”发现,智能设备已不再是锦上添花的玩具,而成为科学养宠的新标配。它们不仅能在主人工作出差时提供安心感,还能借助健康监测功能提前预警潜在风险,甚至能在智能互动中感知宠物的需求。


推动这一智能化浪潮的,是“宠物人性化”消费理念的深化、联网技术的普及,以及宠物主对宠物健康安全越来越精细的管理需求。


伴随这些趋势,市场上不断涌现出功能更精准、品类更多元的产品与服务,从智能喂养、清洁护理,到行为管理、远程看护,几乎覆盖了宠物日常生活的每一个场景。


当智能化逐渐成为养宠的新常态,它不仅改变了人与宠物的日常互动方式,也重塑着宠物产业的竞争逻辑。


而在全球宠物科技市场加速扩容的浪潮中,中国品牌也开始频繁登上出海舞台。然而,如何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格局中找到差异化突破口,正成为摆在它们面前的一道关键命题。


如何跳出宠物用品同质化泥潭,打造差异化优势?☞点击获取《方舟品类出海报告-宠物用品篇》


透视智能宠物赛道


如果说十年前的智能宠物设备还是“小众尝鲜”,那么如今它们已是宠物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全球市场来看,宠物科技正处于加速成长的阶段。Mordor Intelligence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24.7亿美元,并将在2030年进一步攀升至238.8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3.87%。


智能宠品出海热!真风口 or 伪需求?

图源:Litter-Robot


从区域格局来看,全球市场呈现出“成熟市场主导,新兴市场领涨”的态势。


北美作为全球最大的宠物消费市场,在2024年占据了36.84%的份额,这与其完善的宠物医疗、保险体系以及高消费能力密切相关。


然而,增长势头最为强劲的区域当属亚太市场。预计到2030年,该地区将以16.06%的复合增速领跑全球,其中中国市场因养宠规模化与消费升级,正在不断释放出新的需求红利。


与此同时,欧洲市场则呈现出另一种特征:各国消费习惯差异明显,但普遍强调产品安全、数据隐私和环保合规,为注重品质与合规的品牌创造了空间。


值得关注的是,我们在《方舟品类出海报告——宠物用品篇》中,对上述全球市场规模与区域增速数据还有更细分的拆解——包括不同国家的渗透率差异、核心消费人群的画像标签。(点击下图即刻获取报告)


智能宠品出海热!真风口 or 伪需求?


从赛道拆解来看,宠物智能市场的蓬勃发展具体体现在三大方向。


其一是可穿戴设备,智能项圈和追踪器继续保持着最大的市场份额,在2024年贡献了全球市场37.34%的收入。其中,识别与跟踪应用占据市场38.62%的份额,不过随着宠物主转向主动健康管理,健康与健身监测功能的增长速度最快,到2030年其市场份额将达到17.01%。


另一条增长迅速的赛道是自动化护理,智能猫砂盆和自动喂食器的普及,正快速改变养宠家庭的日常。其中智能猫砂盆的增长潜力尤为突出,预计到2030年,其增速将达到16.48%,成为该领域增长最快的品类。


此外,远程看护类产品近年也逐渐走进大众视野,精准满足了主人“在外也能陪伴爱宠”的心理需求。而Furbo、Petcube等品牌的成功,更印证了这一赛道正被越来越多消费者接受。


智能宠品出海热!真风口 or 伪需求?

图源:PETKIT


而从产品演进来看,智能宠物设备的重心正悄然转变。


在技术上,AI与物联网的结合正不断拓展产品边界。GPS仍是核心功能,但人工智能正在渗透到健康分析与预测服务中,让设备从“记录数据”逐步走向“提供洞察”。


例如Whistle在定位之外,叠加了对活动、睡眠等健康指标的持续监测,并通过AI模型提前识别潜在风险,帮助主人更早干预。预计2025-2030年间,这类智能化健康功能的增速将达到15.08%。


用户需求层面的关注点同样在变化。过去消费者主要看重远程操控等单一功能,而如今更期待精细化的健康管理与情感互动。Furbo的远程投零食功能、Petcube的双向语音和视频互动,都是从“远程控制”延伸到“陪伴与沟通”的典型尝试。


这种变化推动品牌逐渐从单点功能的堆叠,走向多品类联动的生态布局。国内的小佩、小米等品牌,正在尝试把喂养、看护、健康监测等多个环节连接在一起,为用户提供覆盖吃、住、行、护的整体解决方案。


智能宠品出海热!真风口 or 伪需求?

图源:PETKIT


宠物用品出海痛点重重,如何进行逐个击破☞点击获取《方舟品类出海报告-宠物用品篇》



海外深耕,中国快跑


全球智能宠物市场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格局,海外品牌与中国品牌基于各自不同的资源禀赋和市场环境,走出了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


在欧美市场,主流品牌普遍走专业化与高端化路线,更倾向于在垂直领域深耕多年,依托技术壁垒与订阅服务形成稳定的用户黏性。


Garmin为例,这家长期深耕军用及户外导航领域的品牌,把成熟的GPS定位技术应用到宠物追踪领域,推出的产品不仅延续了技术基因里的高精度特性,更针对宠物户外活动场景强化了极端环境下的可靠性。


与之类似,Tractive深耕宠物定位与健康监测,凭借全球覆盖的移动网络与精准的虚拟围栏功能,建立起以订阅制为核心的商业模式,使用户在购买硬件后仍需持续支付服务费用,从而形成稳定循环的收入结构。


在智能猫砂盆领域,Litter-Robot更是坚持二十多年,专注单一品类,通过不断改进产品结构和用户体验,成为了该细分领域的代名词。


智能宠品出海热!真风口 or 伪需求?


反观中国品牌,则更多展现出互联网与消费电子行业的典型特征:注重响应速度、强调性价比,并通过多品类生态布局快速覆盖市场。


小佩宠物作为代表性企业,从早期通过海外众筹平台建立品牌认知,到快速构建覆盖吃、喝、住、行全场景的智能产品生态,展现了典型的互联网思维和快速迭代能力。


Catlink则更显专注,以智能猫砂盆为核心产品,在短短数年内就实现了从外观工业设计到传感器核心算法的多轮迭代,并依托跨境电商渠道快速打入北美和欧洲市场,在中端市场打开了局面,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穿透力。


霍曼科技则通过丰富产品矩阵覆盖需求,旗下包含智能喂食器、烘干箱、饮水机等品类,依托技术可靠、产品耐用的核心优势,在市场中慢慢沉淀出口碑,海外业务也随之稳步展开。


智能宠品出海热!真风口 or 伪需求?

图源:PETKIT


这种发展路径的差异,实际上源于两地市场发展阶段与消费文化的不同。


海外市场尤其是北美地区,养宠文化成熟稳定,消费者普遍愿意为专业的性能、可靠的品质和持续的服务支付溢价,这使得深耕垂直领域的品牌能够建立起以技术和信任为核心的可持续商业模式。


相比之下,中国市场仍处于高速增长与用户教育阶段,消费者更看重产品功能的丰富度和价格的竞争力。因此,本土品牌往往倾向于通过快速迭代、多品类覆盖和高性价比策略,迅速抢占市场份额。


对于出征海外的中国品牌而言,这种源于国内市场的灵活性和效率优势,恰恰成为了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筹码。


智能宠品出海热!真风口 or 伪需求?

图源:Litter-Robot



出海的考题


中国智能宠物品牌出海势头迅猛,但并非没有隐忧。


凭借高性价比和多品类策略,本土企业往往能在短时间内打开局面,但当竞争加剧、用户需求升级时,这些优势也可能转化为掣肘。也正因此,中国智能宠物品牌的出海之路注定是一条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征程。


智能宠品出海热!真风口 or 伪需求?

图源:Tractive


在出海进程中,产品同质化往往是中国智能宠物品牌最先遭遇、也最为普遍的增长瓶颈。


当前,大量企业仍高度聚焦于智能喂食器、饮水机和猫砂盆等基础品类,陷入“参数竞争”和“外观微调”的内卷之中。许多所谓的迭代,实则只是功能的小幅叠加或设计的轻微变化,缺乏真正的技术突破与体验创新。一旦失去价格优势,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便难以为继。


然而,部分具有敏锐洞察力的品牌,已通过场景创新成功跳出了同质化竞争陷阱。


例如,美国品牌Fluent Pet另辟蹊径,通过可发声按钮设备切入“人宠沟通”这一情感化场景,在社交平台引发广泛共鸣与自发传播。由此可见,有效的差异化创新未必依赖于尖端技术,而更多源于对用户需求的深刻洞察与体验场景的重新构建。


智能宠品出海热!真风口 or 伪需求?

图源:Petlibro


与此同时,合规挑战也是中国智能宠物品牌出海无法回避的关键一役。欧美市场对电子产品的要求系统而严苛,从CE、FCC等基础安全认证,到GDPR数据隐私保护、无线通信规范乃至环保指令,合规已从“准入成本”演变为“信任基石”。


那些仅仅将合规视为市场准入门槛的企业,往往陷于被动应对;而真正有远见的品牌,则通过提前规划认证路径、将隐私保护融入产品设计,把合规转化为品牌的专业背书。


智能宠品出海热!真风口 or 伪需求?

图源:霍曼科技


而更深层的挑战则在于品牌价值的缺失。目前不少企业仍过度依赖跨境电商平台的流量红利,虽可快速起量,却难以沉淀用户忠诚度。一旦平台算法调整、竞价加剧或同类产品以更低价格涌入,品牌的增长便可能迅速见顶。


反观许多海外成熟品牌,早已将竞争重点从硬件销售转向关系运营。以Tractive为例,其通过“硬件+订阅”模式,将一次性的交易转化为持续的服务关系。这种模式不仅稳定了企业收入,更关键的是通过高频率的服务接触,不断强化用户对品牌的依赖与信任。


对中国品牌而言,要实现可持续出海,就必须跳出卖货思维,转向经营用户。这意味着不能再将产品视为交易的终点,而应作为服务的起点,让品牌真正融入用户的日常生活。


归根结底,产品创新、合规保障与品牌建设三者相辅相成。创新吸引用户,合规赢得入场资格,而品牌信任则决定能否留下用户。唯有协同推进,中国智能宠物品牌才能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实现从“出海”到“扎根”的真正蜕变。


 BrandArk 观品牌


智能宠物用品出海的故事,远不止于销量的增长与渠道的扩展。


对中国品牌而言,凭借性价比和快速迭代,的确能够在短期内在中端市场实现突破,但真正决定能否走得长远的,是能否在产品上建立起难以替代的核心壁垒,并在品牌价值与用户信任上完成积累。


国产宠物品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品牌方舟BrandArk】关注全球化、跨境电商、品牌增长等议题,致力于洞察潜力出海赛道。
扫码关注回复【加群】,加入出海交流群
已有8000+出海人聚集在我们社群里
二维码
免责声明
本文链接:
本文经作者许可发布在品牌方舟,如有疑问,请联系客服。
最新热门报告标签
智能宠品出海热!真风口 or 伪需求?
全球铲屎官疯狂下单,中国智能宠品强势出海!
DTC美甲品牌MiniLuxe Q2营收770万,同比增长12%
DTC美甲品牌MiniLuxe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和上半年的财务报告,品牌整体营收达77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690万美元增长12%。
DTC家居品牌Lovesac发布Q2财报:营收1.61亿美元,同比增长2.5%
DTC家居品牌Lovesac公布了截至2025年8月3日的2026财年第二季度财务报告,净销售额为1.61亿美元,同比增长2.5%。
智能宠物穿戴赛道,谁在厮杀中领跑?
智能宠物穿戴被欧美垄断!中国玩家却挤不进?
时尚品牌Designer Brands Q2财报:营收7.4亿美元,同比下降4.2%
时尚品牌Designer Brands公布了2025财年第二季度财务报告,整体营收同比下降,但盈利保持增长,门店网络规模较去年略有收缩。
轻奢包具品牌Vera Bradley Q2营收降至7090万美元,DTC营收下降16.2%
美国轻奢包具品牌Vera Bradley公布了2026财年第二季度以及上半年财务报告,营收与盈利均较去年同期下降,但毛利率环比有所改善。
DTC家居品牌Lovesac发布Q2财报:营收1.61亿美元,同比增长2.5%
DTC家居品牌Lovesac公布了截至2025年8月3日的2026财年第二季度财务报告,净销售额为1.61亿美元,同比增长2.5%。
DTC美甲品牌MiniLuxe Q2营收770万,同比增长12%
DTC美甲品牌MiniLuxe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和上半年的财务报告,品牌整体营收达77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690万美元增长12%。
智能宠品出海热!真风口 or 伪需求?
全球铲屎官疯狂下单,中国智能宠品强势出海!
品牌方舟《2023年DTC报告之时尚服饰篇》
在本次报告中,品牌方舟深入剖析了一些成功的DTC时尚服饰品牌的运营模 式,其中包括入榜OneSight 2023Q1《BrandOS出海品牌社媒影响力榜单 》电子商务类细分榜单的UNice、ZAFUL、Lilysilk、halara等出海品牌。 我们从品牌定位、产品策略、渠道拓展、社交媒体营销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分 析,并总结出了它们成功的共性。
品牌方舟《2023年DTC报告之美妆个护篇》
在本次报告中,品牌方舟深入剖析了一些成功的DTC美妆个护品牌的运营模式,包括国内的花知晓、菲鹿儿,国外的Glossier、Function of Beauty等品牌。我们从品牌定位、产品策略、渠道拓展、社交媒体营销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出了它们成功的共性。
品牌方舟《2023家居品牌出海洞察报告》
受益于出口政策红利、完善供应链、低人工成本以及成熟的生产工艺优势家居如今已成为中国品牌出海热潮中尤为重要的热门赛道之一,许多家居品牌纷纷凭借各自优势走上出海之路 其中不乏科沃斯、极米、云鲸智能这样的知名大牌。
品牌方舟《2022全球DTC品牌50强报告》
品牌方舟以The Lead榜单为依据,整理出这份关于2022年全球DTO品牌50强的简要介绍,以供卖家参考,为出海者提供最新的海外风向与品牌趋势。
品牌方舟《2022年度DTC品牌出海报告》
在本报告中,共涵盖了三大部分的内容:国内DTC品牌案例解读、海外DTC品牌案例解读、出海行业分析。
出海社群
出海交流群
加入
品类交流群
加入
服务生态群
加入
立即扫码咨询
立即扫码咨询
交流群
官方微信群
交流群

8000+出海人在这里聚集,添加小助手微信,发送名片审核入群

公众号
官方微信群
公众号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最有料的品牌出海资讯

小程序
官方微信群
小程序

关注品牌出海的一切变化,深度研究出海发展动向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