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揽百万流量!高溢价手机壳卖出上亿美金

在科技配件行业,一个残酷的现实是:90%的手机壳最终沦为垃圾桶里的塑料垃圾。它们要么因设计平庸被用户厌倦,要么因功能缺陷在日常使用中被淘汰。
尤其对Z世代而言,手机壳不仅只是一个保护手机的功能性产品,也是体现个人审美与观念的社交符号之一。因此,追求个性与潮流,正在成为年轻人的挑选手机壳品牌核心趋势。
当市场上还充斥着大量的廉价硅胶壳和仿制印花设计时,一个来自立陶宛的手机壳品牌Burga用独特的设计和实用性功能成为了年轻人的心头好,甚至连知名歌星泰勒·斯威夫特都对其爱不释手。
据了解,BURGA官网平均客单价超50美金,目前该品牌年营收超2000万美金,累计营收超2亿美金。
一个手机壳凭什么卖出上百元的高价,还能被众多用户买单?
图源:Burga
品牌方舟了解到,2016年,两个年轻人想要制造出富有时尚感的科技配件,于是,他们在立陶宛创立了手机壳品牌BURGA。
众所周知,手机壳作为生活中最常见的3C配件之一,因入局门槛低,消费周期短,通常是有品类而无品牌的单品,早期用户也没有养成选择特定品牌的消费习惯,类目同质化竞争严重。
而要想获得用户的偏爱,那就得从品牌精准的人群定位开始。
于是,BURGA将核心用户画像定位为年轻的欧美用户,以Z世代为主,这类人群对新鲜事物和品牌的接受度高,且追求时尚艺术与设计感,更注重产品的颜值。
同时,他们还密切关注社交媒体上的流行趋势,并乐意在平台上分享关于自己的时尚理解。
通过对核心用户的调研,BURGA也找到了自己的切入点,那就是在手机壳上填满用户喜爱的各种时尚元素,通过与Instagram美学高度契合的视觉设计,和防磨耐摔的高品质性能,打造出一个兼具颜值与实用性的产品。
具体而言,在设计上,BURGA提供了多样的潮流外观选择,以满足不同用户的品味;在性能上,它采用优质的材料和技术,具备出色的防震、防撞和防刮保护功能,使产品经久耐用。
图源:Burga
同时,针对细分用户的不同偏好,BURGA 也设计出三种不同风格的系列产品:
卡扣式:采用单层保护,轻薄便携;
硬朗式:采用双层保护、增强耐用性;
精英式:采用优质材质,超强保护和精致质感。
通过观察其官网,品牌方舟发现,仅仅是一个手机型号,就有涵盖不同设计风格、颜色、适配场景的多种手机壳,选择高达上百种,多到几乎可以量身定制的程度。
图源:Burga
对于年轻人来说,手机壳既能直观展现其时尚品味和审美倾向,也能通过产品的潮流元素传递出不同观念,从而成为社交符号之一。而 BURGA 没有像传统3C品牌那样强调“防摔等级”,反而将手机壳定义为“可穿戴画布”,多元审美选择以及前沿的设计激活了Z世代的自我表达欲,成功拿捏了用户心理。
加上手机壳类目的高频次、高复购的消费特征,BURGA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逐渐壮大为年销千万美金的知名品牌。
据了解,2022年,BURGA的销售额达到2100万美金。目前,它拥有超过 200 万客户、售出超过 700 万件产品,累计实现超 2 亿美元的营收。
据了解,起初,BURGA专注于售卖手机保护配件。随着业务和规模的扩张,它逐渐从单一产品线向“科技时尚生活方式”的品类拓展,目前的产品除了手机壳外,还包括戒指支架、耳塞盒、三星平板电脑保护套和iPad 保护套等配件,同时提供定制表带、饮具(如旅行杯和水瓶)、眼镜等各类配饰。
图源:Burga
这一策略不仅丰富了产品矩阵,增加创收渠道,也让BURGA 成功转型为生活方式品牌。2023 年,进军高端时尚领域,推出了 BURGA 眼镜。
此外,在生产模式上,BURGA采用先下单后生产的定制流程,这意味着它不会批量生产,只在接到订单后才生产手机壳,从而减少库存积压,避免浪费。
对比传统3C配件品牌的重资产模式,这种零库存策略,有助于降低品牌运营风险,避免造成库存过剩或产生售罄的产品。 同时,这也与千禧一代注重环保与减少资源浪费的价值观相契合。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模式无疑延长了到货时间,对追求物流效率的消费者并不算友好。
再来看销售渠道,据品牌方舟观察,BURGA 以线上渠道为主,既运营着品牌独立站,同时也入驻了亚马逊、eBay、TikTok等电商平台。
作为互联网原生品牌,BURGA一直很重视对品牌独立站的建设。similarweb数据显示,2025年5月,其独立站的总访问量为101万次,37%的流量份额集中在美国,而后是澳大利亚、英国等地区。其中直接流量占比最大,达到39%,其次是有机流量为20.41%。
从社媒来源看,Facebook、YouTube、Pinterest等主流平台均为其贡献了超20%的流量来源,是品牌营销的主阵地。
为什么BURGA独立站能狂揽百万流量?
品牌方舟了解到,BURGA以特定关键词为中心,在网站集中发布文章,并针对SEO和流量进行优化。例如,其核心产品虽然是手机壳,但却以“AirPods”为关键词来引流,从而吸引了大量使用iPhone和AirPods的用户,显著提升了网站的访问量,在获得免费流量的同时,也圈揽了众多目标受众。
图源:Burga
此外,Burga 从2021年开始定期发布以研究为导向的内容,如与科技(以手机为主)相关的行业见解与数据报告等。
2022年,Burga 一篇题为《苹果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同比增长 20%,远超竞争对手》的文章,被多家财经新闻媒体转载。
类似“行业专家”的角色定位,使Burga的文章经常出现在新闻报道中,无形之中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用户信誉度。
此外,Burga 洞察到,其官网超80%的访客是通过移动设备而非电脑访问的。于是它利用移动设备数据创建了精准的渠道:当用户通过移动设备访问 Burga 时,他们会检测正在使用的手机型号,并仅显示与该设备特别相关的产品。
这意味着用户能在访问网站的短时间内就精准地获得营销信息,从而实现转化效果最大化。
上述策略的可行性也通过结果得到了验证:电商数据分析网站Grips的报告显示,2025年3月,burga.com的收入约390万美元,转化率为3.00-3.50%,平均订单价值(AOV)为75-100美元。网站的会话次数为12.6万次。其整体的市场表现和收入,在行业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头部品牌 Casetify。
前文提到,BURGA的核心用户是追求时尚的年轻人群,他们在互联网上非常活跃,且消费决策容易受社交平台所影响。
因此,BURGA也走在了热点最前线,在各大社媒深耕运营,精准拿捏年轻人的喜好,谱写出前沿的品牌叙事。
据报道,有多位知名艺人和KOL都拥有BURGA的手机壳,比如知名音乐偶像泰勒·斯威夫特 (Taylor Swift) 、Too Hot Too Handle明星、KOL弗朗西斯卡·法拉戈 (Francesca Farago)、真人秀女王惠特尼·波特 (Whitney Port) 和女演员露西·黑尔 (Lucy Hale)等。
在Instagram上,Taylor Swift晒出的对镜自拍中就展示出了BURGA的印花手机壳,这条帖子也获得了大量粉丝的点赞和讨论。
图源:Instagram
实际上,这些名人对BURGA产品的选择,恰恰反映了女明星与Z世代之间的审美共振,也进一步强化了品牌所强调的“时尚标签”,而BURGA也很会利用这些“自来水”流量,顺势策划营销事件。
例如,它在TikTok上发布了一则街头采访的视频,围绕“你是否真的了解泰勒”这一话题,对路人进行提问,其中就包括泰勒使用了哪款BURGA手机壳。截至发稿日(同下文数据统计周期 ),这条视频播放量超230万次,点赞量超12.9万次,有效利用了泰勒的名人效应进行跨圈层传播,加深路人用户对品牌的印象。
目前,BURGA的TikTok账号已圈揽36万粉丝,在该平台上,其发布的内容类型多样,既包括日常的产品开箱推荐和测评,也有围绕手机壳这一单品,推出与日常穿搭有关的干货栏目,甚至还有各种脑洞大开的创意视频,通过新颖的转场植入产品。整体视频风格诙谐有趣,迎合了年轻人的喜好与玩法,将手机壳打造成了满足不同生活场景的时尚单品。
同时,BURGA擅于利用UGC内容,鼓励粉丝分享使用体验,从而实现口碑营销,让用户自发为品牌贡献声量。
图源:TikTok
此外,针对不同平台的用户特点,BURGA也因地制宜了营销方案。
比如在以视觉内容为主的图文平台Instagram上,它注重通过高质量的产品图片展示手机壳的时尚设计,以强化品牌视觉记忆点。同时,在reels板块上,它发布了很多精美的生活化场景视频,将产品包装成潮流百搭的配饰之一。
目前,BURGA的账号已有106万粉丝,总体内容质量和视觉审美都很符合Z世代的喜好。
图源:Instagram
在YouTube上,BURGA也累积了超235万粉丝,主要围绕不同时尚主题拍摄品牌广告,调性更显高级,突出品牌内涵与价值观。
当其他3C配件品牌还在为“爆款生命周期”焦虑时,Burga 早已迈入了下一个阶段。
它没有像传统品牌一样强调产品过硬的质量和性能,反而给手机壳定义为展示个性的社交符号。通过内容裂变与热点策划,将“Burga美学”渗透到日常生活场景,同时让自己从手机壳卖家升级为科技行业观察者的角色,实现从内容种草到即时转化的闭环。
而Burga的故事也告诉我们:在算法支配消费的时代,商业模式不再是简单的创造需求,而是让每个需求都成为定制化表达的起点。
未来的消费市场,属于那些能把“千人千面”刻进DNA的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