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正文

做欧美的都转战东南亚了?东南亚为何成为出海热选?

1783
2022-09-21 17:40
2022-09-21 17:40
1783

全球时尚服饰市场升温,如何出海抢占布局主动权?点击获取《方舟品类出海报告-时尚服饰篇》

凭借庞大的人口规模、不断增长的GDP以及边界限制的开放,东南亚这一市场吸引了全球目光,成为许多国际品牌和跨境电商卖家的理想掘金地。

 

随着中国“智能制造”国际化进程加速、供应链流程日趋成熟以及丰富的电商经验,越来越多的品牌进入东南亚市场。小米和大疆是最早进入这一市场的出海品牌,第二梯队是泡泡玛特、完美日记和元气森林等新锐消费品牌。

 

在出海热潮下,东南亚电商平台已成为众多中国品牌出海的第一站。

 

2022年9月1日,Lazada在新加坡举办了2022 LazMall品牌未来论坛(BFF),超过500个品牌、卖家和合作伙伴出席。论坛上,Lazada强调将继续在注册、销售、服务、跨境物流、市场信息等多方面为品牌和卖家提供扶持和成长机会。

 

如今东南亚消费市场形势一片大好,成为了出海品牌的一方沃土。那么什么样的商业模式可以在东南亚脱颖而出呢?该地区的商业环境是否真如外界描述的那样好?中国品牌如何更好地立足东南亚市场?

 

一直以来,在海外市场开展业务的企业都认为,东南亚市场看重性价比高于一切。但正如LazMall产品总监Tony Guo所观察到的:“过去两年,东南亚消费者对数码产品、母婴护理、彩妆等品牌的需求越来越明显,消费者更注重质量和服务。”

 

一般来说,进入东南亚市场的品牌可分为四类:

 

1)本土跨境品牌(仅迎合跨境业务的中国电商品牌)

2)想打造自有品牌的工厂或ODM生产商

3)成熟的电商品牌

4)处在数字化成长期的传统国际品牌

 

❍ 进军东南亚是必然趋势

 

2022年1月1日,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后,中国与东南亚之间的贸易变得更加自由便利。过去大多瞄准欧美市场的跨境品牌,也开始转向东南亚等新兴市场。

 

以1987年创立的箱包品牌David Jones Paris为例,其设计和生产部门位于中国箱包之都——广州市狮岭。早期该品牌主要布局欧美、中东和俄罗斯等地,且专注于线下渠道。

 

2016年,David Jones Paris开始操盘线上渠道,入驻各类主流电商平台以加速进入本地市场。自2019年入驻Lazada以来,凭借强劲的品牌力和产品力,David Jones Paris俘获了越来越多东南亚线上消费者的喜爱,一跃成为了当地的热销品牌。

 


此外,许多拥有自建工厂的新兴品牌商在进行品牌转型的同时中,也将目光投向了东南亚。

 

由骑行爱好者创立的自行车配件品牌ROCKBROS,2009年开始通过eBay、速卖通、亚马逊等平台涉足跨境电商,目前在欧洲、北美、日本、澳大利亚等设有子公司海外市场。

 

2016年,ROCKBROS成为Lazada的商家之一,开始拓展东南亚业务版图。

 

事实证明,ROCKBROS这一决定十分明智。东南亚地处热带,气候相当稳定,且自行车作为休闲运动很受欢迎,因此自行车配件全年都很热销,无销售淡季。销往东南亚的户外产品可以全年生产,与其他市场具有鲜明的季节互补性。

 

随着竞争的加剧,ROCKBROS在过去几年中逐渐将精力集中在品牌建设上。

 

史江浩评价道:“东南亚市场的自行车配件厂商都是中国人,做生意很用心。当市场变得过于同质化时,竞争就会减少。”


 


❍ 中国市场内卷严重

 

东南亚市场本身发掘潜力大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中国市场太过饱和。为了逃离内卷,泡泡玛特花知晓等品牌正在将重心转移到东南亚市场。

 

对于这些品牌来说,他们在中国的丰富电商经验对于进入东南亚市场很有帮助。

 

LazMall跨境运营负责人SabrinaLi认为:进军东南亚市场对大多数品牌来说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困难。中国本土跨境品牌拥有海外电商运营经验,成熟的运营团队和市场洞察力,在海外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且中国电商品牌在直播和广告流量方面有成熟的方法论,品牌相对成熟,对东南亚市场适应性强。与其他区域市场相比,进入壁垒也较低。

 

为吸引全球投资,海外商品进入东南亚的门槛一般会低于欧美等地。在努力保持开放的过程中,东南亚经济体为海外品牌提供了有利的商业条件和框架,有着更大的增长和创新空间。

 

对于像David Jones Paris这样的品牌,许多批发商会选择直接从他们的工厂采购,然后转售到东南亚市场。

 

❍ 海外品牌进入壁垒

 

虽然东南亚市场潜力巨大,但在品牌建设方面存在一定挑战。例如与中国相比,东南亚电商渗透率较低、购买力有限,且某些国家的政治局势不稳定。

 

在东南亚,电商流量主要集中在Lazada和Shopee这两个平台,社交电商仍处于发展初期。

 


LazMall的一位产品经理表示:“流量对于品牌建设非常重要。大部分东南亚的普通卖家目前还是靠平台引流,但品牌需要同时开发自有渠道,比如私域流量和社媒平台。”

 

另外,东南亚消费者购买力有限是一个突出问题,也是众多品牌仍在观望,不敢贸然涉足东南亚市场的重要原因。越南是人民平均月薪仅次于新加坡的第二大国家,约为2000~2500元人民币(288-360美元)。

 

人口统计数据显示,东南亚的电商消费者较为年轻。以化妆品品类为例,在东南亚六个国家,超过80%的消费者年龄在35岁以下,其中一半是Z世代。虽然他们的消费能力不强,但这一数据表明电商在东南亚拥有广阔前景。

 

东南亚是高度去中心化市场的典型例子,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政策、语言和货币体系。因此,制定精准的品牌本土化策略是非常有必要的。

 

史江浩先生举了一个很好的例子来说明本地化的重要性:“新加坡消费者的购买力很强,对产品和服务的标准也很高,所以我们必须设立海外仓库,直接向他们发货。另一方面,印尼和菲律宾的消费者对价格更为敏感,因此我们需要在促销期间提供折扣福利。”

 

由于当地物流和数字支付系统等电商生态还不完善,品牌很难仅在东南亚建立知名度。为了打入东南亚市场,这些企业显然需要可靠的合作伙伴来帮助他们。

 

❍ 依托第三方平台打入市场

 

东南亚电商市场和数字品牌高度依赖电商平台,这是有原因的。作为东南亚领先的电商平台,Lazada在其母公司阿里巴巴的支持下,一直在打造自己的电商基础设施、物流、技术精准运营和多样化的支付方式。

 

2016年,Lazada被阿里巴巴收购后,平台进行了技术重组,被称为“航海者项目”,这一项目极大提升了网站和移动应用的性能和稳定性。

 

LazMall技术总监杨琳分享了一个具体的例子:“Lazada的网页显示遵循三秒规则。据调查,如果三秒内没有显示任何内容,通过付费流量转到该页面的用户将会离开。而在Lazada上打开一个页面只需要一到两秒钟。”

 

随着东南亚消费者对品牌的需求不断增长,Lazada于2018年推出LazMall,以支持全球品牌进入东南亚,为消费者提供正宗产品。连耐克、雀巢、雅诗兰黛和LaMer等高端国际品牌也加入了LazMall。

 


David Jones Paris表示:由于与阿里巴巴自身系统的连接,因此阿里电商平台之间的过渡对于卖家来说十分顺利。我们从速卖通转移到Lazada的整个过渡过程都非常快速自然。”

 

Lazada在东南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是物流网络。据Lazada称,截至2021年9月,该公司平均每天交付500万个包裹,其中约80%的第一英里和约50%的最后一英里是通过Lazada的自营网络完成的。在物流配送成本方面,本地订单的平均成本降低了20-30%。

 

这就是Lazada物流网络的力量,它可以将包裹运送到东南亚六个国家的任何一个角落。

 

过去,家电、家具等大件商品很难销往东南亚。2021年,Lazada与阿里巴巴持股的物流服务商菜鸟整合,打通了中国与东南亚六国之间的中大型货物运输网络。

 

Lazada负责跨境物流的一位发言人表示:Lazada的运输网络有效解决了卖家在任何平台上销售大件商品所面临的挑战,尤其是跑步机、扫地机和空气炸锅,以及今年在菲律宾特别受欢迎的电竞游戏椅。

 

Lazada也是最早采用货到付款的东南亚平台之一,这是在消费严重依赖现金交易的经济体中的有效举措。Lazada钱包还与银行卡绑定,为更习惯使用银行卡的消费者提供更便捷、更直观的支付体验。

 

小编✎Irene/品牌方舟

声明:此文章版权归品牌方舟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品牌方舟BrandArk】关注全球化、跨境电商、品牌增长等议题,致力于洞察潜力出海赛道。
扫码关注回复【加群】,加入出海交流群
已有8000+出海人聚集在我们社群里
二维码
免责声明
本文链接:
本文经作者许可发布在品牌方舟,如有疑问,请联系客服。
最新热门报告标签
小家电卖出2100万台,Dash凭“趣味厨房”理念打动年轻消费者
厨房家电品牌Dash以“趣味厨房”“便捷设计”为切入点,在竞争激烈的厨房小家电市场中脱颖而出。本文将从Dash品牌起源与演变、产品分析、运营与营销策略三个维度,系统剖析Dash的成功路径。
OpenAI计划最早2026年启动IPO,估值或达1万亿美元
OpenAI近期完成了一项估值高达5000亿美元的重组交易,计划2026年下半年或2027年初提交上市申请,估值最高可达1万亿美元。
存火灾风险!安克在日本召回超52万件充电宝和蓝牙音箱
安克在日本市场启动大规模产品召回,涉及共计52.1万件消费电子产品。此次召回包括约41万件Anker PowerCore 10000充电宝以及约11万件声阔(Soundcore)系列蓝牙音箱,涵盖2022年12月至2025年10月期间销售的全部产品批次。
GTC2025 Shanghai | DTC品牌出海专场——聚焦长期价值,重塑全球品牌战略
近年来,中国 DTC 品牌出海浪潮汹涌,从“制造出海”到“产品出海”,再到如今逐步迈入“品牌出海”的新阶段。越来越多的企业不再满足于仅作为供应链的角色,而是希望以自主品牌站上国际舞台,实现从“卖货”到“建品牌”的战略转型。
Vans母公司VF集团26财年Q2营收28亿美元,将专注户外运动市场
Vans母公司VF集团公布2026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本季度,集团营收与盈利上均超出市场预期,在The North Face与Timberland品牌的带动下实现增长,Vans品牌降幅趋缓,同时宣布以6亿美元出售Dickies,以进一步优化品牌组合并提升财务灵活性。
鞋服集团Deckers Brands 26财年Q2营收14.31亿美元,利润增长10.6%
鞋服品牌集团Deckers Brands公布2026财年Q2财务业绩。本季度实现营收与盈利双增长,核心子品牌HOKA与UGG均录得双位数增长,推动整体业绩稳步提升。
宠粮赛道再现黑马!风干狗粮年入百万美金
中产宠主争相下单!风干狗粮狂揽百万美金
GTC2025 Shanghai | DTC品牌出海专场——聚焦长期价值,重塑全球品牌战略
近年来,中国 DTC 品牌出海浪潮汹涌,从“制造出海”到“产品出海”,再到如今逐步迈入“品牌出海”的新阶段。越来越多的企业不再满足于仅作为供应链的角色,而是希望以自主品牌站上国际舞台,实现从“卖货”到“建品牌”的战略转型。
宠粮赛道再现黑马!风干狗粮年入百万美金
中产宠主争相下单!风干狗粮狂揽百万美金
存火灾风险!安克在日本召回超52万件充电宝和蓝牙音箱
安克在日本市场启动大规模产品召回,涉及共计52.1万件消费电子产品。此次召回包括约41万件Anker PowerCore 10000充电宝以及约11万件声阔(Soundcore)系列蓝牙音箱,涵盖2022年12月至2025年10月期间销售的全部产品批次。
OpenAI计划最早2026年启动IPO,估值或达1万亿美元
OpenAI近期完成了一项估值高达5000亿美元的重组交易,计划2026年下半年或2027年初提交上市申请,估值最高可达1万亿美元。
Vans母公司VF集团26财年Q2营收28亿美元,将专注户外运动市场
Vans母公司VF集团公布2026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本季度,集团营收与盈利上均超出市场预期,在The North Face与Timberland品牌的带动下实现增长,Vans品牌降幅趋缓,同时宣布以6亿美元出售Dickies,以进一步优化品牌组合并提升财务灵活性。
鞋服集团Deckers Brands 26财年Q2营收14.31亿美元,利润增长10.6%
鞋服品牌集团Deckers Brands公布2026财年Q2财务业绩。本季度实现营收与盈利双增长,核心子品牌HOKA与UGG均录得双位数增长,推动整体业绩稳步提升。
《2025方舟品类出海报告——宠物用品篇》
《方舟品类出海报告——宠物用品篇》是一本专注于宠物用品出海市场的深度分析报告。报告从产品概况、消费趋势、渠道表现、出海模式、品牌案例等角度,全方位解读全球宠物用品市场前景。
《2025方舟品类出海报告——智能家居篇》
报告从消费趋势、市场规模、渠道表现、行业风向等角度,深入洞察全球智能家居市场,护航中国品牌找准出海的正确路径。
《2025方舟品类出海报告——E-bike篇》
从产品概况、市场动态、产业带产业链、消费趋势、出海机遇、风险挑战、品牌案例等角度,对全球E-bike市场展开深入洞察。
《2025方舟品类出海报告——户外储能篇》
报告从产品概况、技术趋势、市场规模、需求变化、渠道表现、品牌案例及核心竞争要素等多个维度,对全球便携式储能市场进行深入梳理和分析。
《2025方舟品类出海报告——充电桩篇》
此报告专注于中国充电桩企业出海市场的深度分析,从增长潜力、消费趋势、产业带与产业链、政策利好及主流平台热卖产品等多个维度,全面剖析了海外充电桩市场的现状与未来趋势。
品牌方舟《2023年DTC报告之时尚服饰篇》
在本次报告中,品牌方舟深入剖析了一些成功的DTC时尚服饰品牌的运营模 式,其中包括入榜OneSight 2023Q1《BrandOS出海品牌社媒影响力榜单 》电子商务类细分榜单的UNice、ZAFUL、Lilysilk、halara等出海品牌。 我们从品牌定位、产品策略、渠道拓展、社交媒体营销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分 析,并总结出了它们成功的共性。
品牌方舟《2023年DTC报告之美妆个护篇》
在本次报告中,品牌方舟深入剖析了一些成功的DTC美妆个护品牌的运营模式,包括国内的花知晓、菲鹿儿,国外的Glossier、Function of Beauty等品牌。我们从品牌定位、产品策略、渠道拓展、社交媒体营销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出了它们成功的共性。
品牌方舟《2023家居品牌出海洞察报告》
受益于出口政策红利、完善供应链、低人工成本以及成熟的生产工艺优势家居如今已成为中国品牌出海热潮中尤为重要的热门赛道之一,许多家居品牌纷纷凭借各自优势走上出海之路 其中不乏科沃斯、极米、云鲸智能这样的知名大牌。
交流群
官方微信群
交流群

8000+出海人在这里聚集,添加小助手微信,发送名片审核入群

公众号
官方微信群
公众号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最有料的品牌出海资讯

小程序
官方微信群
小程序

关注品牌出海的一切变化,深度研究出海发展动向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