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监测赛道成新晋 “吸金王”,众多玩家营收上亿!

如今,当代家庭的育儿需求不断升级,让婴儿监测的市场规模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从早期最基础的监控功能逐渐向睡眠分析、实时警示等多元化方向延伸。
在这条赛道上,Owlet、Nanit等国际品牌入局时间早,凭借先发优势享有较高的市场知名度。但随着行业竞争走向白热化,父母对育儿监护的要求进一步提高,AI的加持为赛道重新划定了赛点,也为新玩家带来更多入场契机。
近年来,一大批中国新锐品牌快跑入场,铆着劲要在赛道里抢下一块地盘。它们依托强大的供应链整合能力、产品创新与高性价比优势,以强悍之姿卷入市场,一点点蚕食国际品牌的市场份额。
眼看赛道就要冲进更激烈的下半场,有哪些玩家在婴儿监测赛道闯出了名堂,引得资本竞相投钱?
图源:Owlet
成立时间:2013年
国家/地区:美国
产品:智能监护袜、婴儿监视器
最新融资:公开募股、债务重组的组合融资
自2013年创立之初,Owlet便以家用婴儿脉搏血氧仪的研发为核心。2015年,Owlet实现了脉搏血氧仪的小型化,并运用到首批产品Owlet Smart Sock智能监护袜中。
这款产品其实是一种嵌入袜子中的无线脉搏血氧仪,专为婴儿睡眠时佩戴设计。它通过蓝牙将监测数据传输至基站,基站再将数据上传至云端汇总,最终通过移动应用程序同步给父母。若婴儿生命体征出现异常,基站与应用程序会立即发出通知。
此外,Owlet推出Owlet Cam摄像头,借高清视频流与双向音频功能,满足了父母远程监控婴儿房间的需求。据外媒报道,2016年,Owlet的收入已达到1900万美元。到2017年,Owlet更是成功售出了近15万双智能袜子。
这样的产品创新让Owlet红极一时,也让其在2021年顺利上市。直至2022年,Owlet推出全新的Dream Sock来代替Smart Sock,并成功取得FDA许可。
图源:Owlet
同时,Owlet也对Cam系列产品进行升级,最新的Cam 2与Dream Sock协同工作,可监测婴幼儿心率、氧气水平、噪音、醒来次数、室温、湿度和运动等多维度数据,并通过专有AI算法确定宝宝的睡眠基线,当睡眠指标偏离基线时,用户App上收到相关提示。
在此基础上,Owlet进一步推出高级订阅服务“Owlet 360”,来绑定用户的长期需求。用户可解锁每日洞察摘要、个性化晨间报告、与同龄婴儿的比较数据、运动洞察及新功能更新等独家功能。
财报显示,在2024财年,Owlet实现了7810万美元(约合5.6亿元)的收入。在今年第二季度,Owlet总收入为2610万美元,同比增长25.9%,Owlet 360订阅服务的付费用户也突破6.6万名,发展势头强劲。
图源:Nanit
成立时间:2014年
国家/地区:美国
产品:婴儿监视器、呼吸服、音频监控声光机
最新融资轮次:C轮
Nanit成立于2014年,在成立初期的市场调研中,创始人团队发现,多数家长对婴儿监视器有实际需求,但市面上的同类产品智能程度较低。除了显示孩子图像外,几乎无其他功能。
当时的产品缺乏创新,不仅无人关注线缆管理与婴儿的最佳观测视角,更没有人探索监视器除图像显示外的额外价值。针对这一市场空白,Nanit启动了婴儿监视器的研发工作。
在设计上,Nanit充分考虑产品的实用与安全。例如,摄像头不影响家长将宝宝放入婴儿床;夜灯光线直射天花板,方便父母夜间找物品而不吵醒孩子;重点优化线缆方案以规避安全隐患。同时,摄像头外观经200多个方案筛选,最终选定更柔和的枕头形,避免传统安防摄像头的生硬感。
技术层面,Nanit依托摄像头图像数据,通过自研算法分析、追踪婴儿行为,结果以个性化提示和睡眠洞察,经配套APP反馈给家长。
图源:Nanit
值得一提的是,Nanit婴儿监视器的基础功能无需订阅便能使用,用户可跨设备查看实时视图,涵盖实时声音、运动通知、背景音频、呼吸运动监测、温湿度跟踪、双向音频,以及白噪声与自然声音播放等功能。Nanit官网数据显示,70%的用户会持续使用其婴儿监视器4年以上。
对于有更高需求的用户,Nanit也提供付费的订阅服务。“回忆计划”年费120美元,含睡眠计划全功能及视频历史存储;“里程碑计划”年费300美元,提供宝宝健康全面洞察,含高级睡眠分析及翻身、独坐等发育指标自动捕捉。
目前,Nanit已构建围绕婴儿睡眠监测与护理的产品体系,核心产品包括Nanit Pro婴儿监视器、音频监控声光机与呼吸带。其中,音频监控声光机与呼吸带都可以联动摄像头使用,达到“根据婴儿睡眠状态自动调节音效与灯光”“检测宝宝在所有睡眠姿势下的呼吸运动”等多重作用。
据外媒预测,Nanit年收入为3210万美元(约合2.28亿元)。
图源:HelloBaby
成立时间:2016年
所属公司/国家:聚智科技/中国
产品:旅行婴儿监护器、无线婴儿监护器、婴儿摄像头
融资/IPO进程:二次提交港股IPO申请
品牌方舟了解到,聚智科技的发展可追溯到2005年,其创始人刘强与合伙人创立深圳市倍耐特科技有限公司。
后来,刘强敏锐捕捉到母婴监护市场的潜在商机,倍耐特随即在接下来几年里深耕核心技术,最终研发出2.4GHz无线数字音视频婴儿监护器软件。搭载这项技术的婴儿监护器,让家长既能远距离实时查看孩子的状况,还能实现双向通话,同时对环境参数进行监测。
也是依靠这项核心技术,2016年,刘强推出自有品牌HelloBaby,主打婴儿监护器产品,并选择亚马逊作为核心销售渠道,正式敲开了跨境电商市场的大门。
而2018年,专注于婴儿监护器的生产制造的聚智科技成立,两年后,倍耐特又收购了聚智湖北的全部股权,进一步整合了生产与研发资源。
从市场表现来看,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指出,中国婴儿监护器出口美国的市场集中度极高,2023年,五大出口商(涵盖线上及线下全渠道)的总出口量占比就达到了约89.3%。
而以当年中国出口美国的婴儿监护器数量来看,聚智科技稳居第三,市场占有率达14.6%,在头部阵营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图源:HelloBaby
在今年7月,聚智科技再次向港交所主板递交招股书,继续推进港股上市计划,这也是其二次向港交所递表。
根据招股书信息,聚智科技的营收和净利润都是稳定增长。2022年-2024年,其收入分别为1.9亿元、3.48亿元、4.6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婴儿监护器是聚智科技最核心的收入来源,同一时间段内,其收入分别为1.74亿元、3.32亿元、4.48亿元,占比分别达到91.5%、95.4%、97.0%。
如今,HelloBaby品牌的市场重心集中在北美和欧洲,已推出117款功能与规格各不相同的婴儿监护器产品,是该赛道上一大有力的竞争对手。
图源:Nooie
成立时间:2016年
所属公司/国家:猿人创新/中国
产品:智能婴儿监视器、婴儿监视器、婴儿摄像机
最新融资轮次:C轮融资
猿人创新自2016年成立以来,业务布局广泛,涵盖户外影像、智能家居及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目前已在美国、德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分公司与办事处。
品牌方舟了解到,猿人创新出海才一年,旗下Apeman系列就拿到了德国亚马逊运动相机品类的销量第一。基于此,2018年,猿人创新进一步扩大业务范围,进军AIoT智能影像市场,针对图像处理、云平台等关键技术展开深度研发。
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猿人创新全年的海外销售额超过20亿元。
如今,猿人创新将在运动相机行业积累的防抖、低光成像等核心影像技术,已成功复用到更多产品线中。同时,围绕智能影像品牌Apeman与智能家居品牌Nooie,构建起覆盖多场景的产品矩阵。
在其主营的带摄像头产品中,Nooie婴儿监护器表现较为突出,凭借AI哭声识别和全场景监控等核心卖点,成为婴儿监测赛道的有力竞争者之一。
图源:Nooie
从产品配置来看,Nooie婴儿监护器的基础款主打高性价比,不仅支持1080P高清分辨率,能清晰呈现宝宝状态,还配备红外夜视功能,在晚上也能进行实时监控。还配备哭声检测功能,可及时捕捉宝宝的哭闹信号。
此外,Nooie新推出的智能款则在配置上进行了全面升级。采用2K超高清画质,细节呈现更细腻;支持2.4G/5G双频WiFi,能有效避免网络卡顿问题。增加AI运动追踪功能,可自动跟随宝宝的活动轨迹。搭配广角视野,能全面覆盖家中各个角落,让宝宝始终在监控范围内。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基础款的哭声检测,智能款的这项功能更智能,通过AI识别与噪音过滤技术,区分开宝宝哭闹与环境杂音,在宝宝需要时第一时间向家长发送通知。此外,家长还可通过配套的Nooie App,随时查看、下载宝宝早期的珍贵画面。
图源:Ellie
成立时间:2017年
所属公司/国家:星巡智能/中国
产品:智能婴儿监视器、婴儿车载监视器
最新融资轮次:C轮融资
2017年,人工智能专业出身的陈辉与张庆旗二人共同创办了星巡智能,在2024年销售额已接近2亿元。
最初,星巡智能以AI视觉模块海外出口为核心业务,2019年便推出首款主打嵌入式AI技术的家用摄像头“SIMCAM”,该产品很快在亚马逊平台斩获万台级订单。
2020 年,创始人张庆旗迎来二胎,这段经历让他敏锐察觉到市场痛点:婴儿看护产品虽能实时监控,却难以做到实时预警通知。
恰巧此时受疫情影响,星巡智能也在思考业务方向调整,最终决定启动转型,将重心聚焦到更细分的母婴场景。同年10月,专为母婴看护设计的“海马爸比”智能看护器正式上市,星巡智能正式切入新赛道。
在国内母婴市场站稳脚跟后,星巡智能开始以品牌“Ellie Baby”推进海外布局。
2024年6月,Ellie Baby推出升级款“Ellie Baby Plus”。这是业内首款非WiFi婴儿监视器,无需连接互联网,即可在专用屏幕上完整实现所有AI功能,解决了传统产品对网络的依赖问题。
图源:Ellie
不仅如此,针对海内外消费者需求差异,产品设计也做了相应调整。例如,第三代海马爸比的海外版产品Ellie Baby Pro,国内版支持15种安抚功能,海外版则重点强化隐私保护,加入“离家自动关闭摄像头”的差异化设计。
总的来看,Ellie系列婴儿智能看护器围绕AI技术构建核心竞争力。在视觉层面,集成了人脸识别、目标运动监测、可视化嵌入式技术及非接触式生命体征监测功能,可精准应用于婴儿睡眠监测。
而在音频方面,通过婴儿哭声识别、音频描述及哭声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将婴儿哭声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9%,能及时响应家长对婴儿状态的关注需求。
根据公开信息,2025年以来,“Ellie Baby”在海外市场的月均销量已突破1100台,快速打开了中高端市场。
目前,Ellie的业务版图已开拓至北美、欧洲、东南亚、中东、澳洲等地区,且未来还将继续扩大全球市场覆盖范围。
图源:亚马逊
成立时间:2011年
所属公司/国家:美芯/中国
产品:音频婴儿监视器、智能婴儿监视器
婴儿监测赛道火热升温,吸引众多厂商加速布局,美芯集成电路 (深圳) 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一大代表。
作为2002年在深圳成立的企业,美芯凭借技术积累已在国外短距离语音传输市场占据重要地位。据官方信息,其已成为欧美婴儿监护器行业的头部芯片与产品供应商。
其实,早在2008年,美芯便开发出婴儿监护器专用芯片,但主要通过ODM模式为客户提供服务,尚未建立起自有品牌影响力。
2011年,美芯的自有品牌TimeFlys成立,以“芯片级安全”为核心优势。
同时,TimeFlys还售有音频婴儿监视器。家长只需按下对讲按钮,就能直接与宝宝对话进行安抚。另外,父母端设备的LCD屏幕还能实时显示婴儿房温度,一旦室温超出60.8°F-86°F的适宜区间,设备会自动发出声音警报。
图源:亚马逊
之后,TimeFlys就加快了发展脚步。2015年先拿下欧洲商标,为进欧洲市场铺路;2017年又闯进美国市场,慢慢在海外打开知名度;2023年6月,品牌推出Smart Prado,创新性地将音频监听器与摄像头相融合,集成实时视频、哭声识别、APP控制等功能,大幅提升了产品的使用价值。
时至2024年,TimeFlys的海外版图继续扩张,成功进入日本市场。同年3月,再度推出专利产品Clickn系列,将门铃功能与婴儿监护器创新结合,不仅丰富了产品矩阵,更在婴儿监测市场开拓出全新的产品方向。
在销售渠道这方面,TimeFlys在海外市场主要通过亚马逊、沃尔玛等电商平台进行销售。
婴儿监测赛道成为香饽饽,吸引众多玩家快跑入场。
整体来看,市场上主要有三类参与者。一是像聚智科技深耕母婴监护市场的专业选手;二是从智能家居、安防等领域细分而来的玩家,比如猿人创新、安克旗下子品牌Eufy、背靠小米生态的创米数联等。
它们凭着在硬件研发、影像算法、家庭场景联动上的成熟经验,往“婴儿监测”这个更细分的垂直场景进行产品拓展。
此外,还有一类是以ODM模式为主的厂商,此前多为其他品牌提供生产支持,也开始尝试打造自有品牌,试图在赛道中占据一席之地。
可见,婴儿监测赛道的竞争日趋激烈,而不同品牌在产品AI功能的研发上方向也不尽相同。这条赛道的未来产品创新方向,大概率仍会紧紧围绕AI技术做更深层次的挖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