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亿级项目诞生!机器人赛道赢麻了 | Q2融资盘点

智能家居风靡全球,出海品牌如何快跑入场?
据品牌方舟不完全统计,2025年Q2共有13个项目获得融资,其中“机器人”“AI”“全球化”成为本季融资关键词。(仅限品牌方舟统计范围内)
本季度,各个项目在融资额度上都十分亮眼,涉及融资金额基本都在千万级别、亿元级别。其中,元鼎智能完成近10亿人民币的融资,来牟科技先后获得两轮融资,而乐享科技也连续两个季度获得资本的青睐。
来看看第二季度哪些出海赛道最具发展潜力,引得众多资本竞相投钱?
以下为品牌方舟整理的2025年第二季度出海项目融资详情。


图源:Aiper
4月2日,元鼎智能官方宣布已完成新一轮近10亿人民币的战略融资。本轮融资由全球泳池行业巨头Fluidra进行战略投资,云启资本作为新晋投资方加入,XVC、复星锐正、蜂巧资本等老股东持续增持。
据悉,Fluidra于1969年在西班牙创立,旗下拥有Astralpool、Jandy、Polaris、Zodiac等众多知名品牌,产品覆盖泳池建造、升级及维护的各类设备。Global Growth Insights数据显示,Fluidra在全球泳池机器人市场占比约25%。
通过此次融资与战略合作,Fluidra的全球分销网络、专利技术、行业资源等将为元鼎智能提供强大的支持,元鼎智能得以全面进入原本高门槛的泳池专业渠道,真正实现从“线上领先”到“全渠道突破”的转型。
据官方消息,元鼎智能凭借自主研发的无线技术、AI技术和智能水质管理等核心技术,现已成为全球销量前二、线上销售第一的品牌。

图源:云鲸智能
4月14日消息,云鲸智能已完成1亿美金融资,本轮由腾讯投资、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联合领投,科幻基金与明势资本加码跟投。此次融资所得资金将主要用于云鲸具身智能产品研发、全球市场拓展以及多品类战略布局等方面。
云鲸智能创立于2016年,专注于家用机器人领域,曾连续两年荣登胡润全球独角兽企业榜。作为一家创新型机器人企业,云鲸在SLAM、三维感知、AI物体识别、机器人结构技术以及大数据应用等多个领域均有涉足,并取得了多项突破。
目前,云鲸在全球拥有超180万用户,产品覆盖3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拥有800多项专利技术。此外,据报道,2025年,云鲸海外市场预期增速为3-4倍,海外新品发布数量较之前将同比增长300%。
2024年至今,云鲸智能D轮及D+轮融资稳步推进,不断引入多方投资力量。据悉,云鲸现已正式启动Pre - IPO轮融资。

图源:Lymow
根据4月22日、6月30日消息,来牟科技已先后完成两轮融资,分别是数千万元的Pre-A轮融资以及Pre-A+轮融资。
其中,Pre-A+轮融资融资由欧美头部家用消费电子上市公司领投,多家知名投资机构跟投,两轮融资的累计金额近亿元。
据了解,来牟科技旗下品牌Lymow成立于2022年,专注多功能智能庭院护理产品,尤其深耕割草机器人的研发与制造。创始团队成员毕业于国内外顶级院校,在机器人领域具备深厚的科研实力,拥有从研发到制造的全流程经验。
2024年,Lymow首款产品Lymow One无边界智能割草机器人在CES展会上首次亮相,吸引众多关注。该产品配备无刷电机、履带和高容量磷酸铁锂电池,能够轻松应对不同地形与草种,即使在45°陡坡上也能稳定运行。
Lymow One 的核心优势体现在技术创新上:自适应浮动甲板、AI 避障系统和高效的 RTK-VSLAM 导航技术,提升割草智能化水平,有效避免传统割草机常见的导航偏差问题;同时具备自动充电、雨量检测功能,支持在恶劣天气下持续作业。
亮相CES展会后,Lymow One在Kickstarter平台开启众筹。2024年,该产品众筹金额高达398万美元,成绩十分亮眼。

图源:viaim
4月22日,未来智能宣布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本轮由启明创投与上海国投孚腾资本联合领投,资金将用于海外市场拓展及产品形态创新研发。
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未来智能今年内完成的第二笔融资,今年1月刚完成数千万元的Pre-A轮融资。
成立于2021年的未来智能,专注于AI办公硬件研发与场景创新,核心产品为讯飞AI会议耳机iFLYBUDS系列,是一家致力于将人机交互技术落地实用的科技消费品公司。其产品迭代节奏紧凑:2022年5月推出全球首款支持闪录功能的耳机,2023年搭载AIGC技术升级产品,2024年5月再推出一键录音功能耳机。
市场表现方面,国际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23-2024年上半年,未来智能在AI会议耳机市场的销量与销售额均居行业首位。
据悉,目前未来智能已启动出海战略,通过旗下品牌viaim在新加坡、中国香港、北美及欧洲等地搭建初步销售网络,积累了首批国际化企业级用户,海外市场拓展正稳步推进。

图源:Tezeus
5月13日消息,E-bike厂商特宙斯已获得5000万元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无锡惠山科创领投,产业投资方英派斯以及老股东海益投资跟投。这笔资金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生产规模扩大以及市场拓展。
特宙斯成立于2022年,自创立以来便专注于电动自行车的技术研发。经过多年潜心钻研,其电动自行车产品已历经18次重大迭代升级,零部件的设计与优化版本更是多达数千个。最终,特宙斯成功打造出一款兼具美观与功能性的电动自行车Tezeus C8,且该产品支持可持续升级。
Tezeus C8在设计上亮点颇多。它采用了特宙斯自主研发的磁吸式尾灯设计,与内置的毫米波雷达实现了无缝集成,这一雷达系统能够精准探测后方来车。而在动力系统方面,Tezeus C8搭载了特宙斯自主研发的中置电机,这款电机具有体积小、噪音低、效率高的特点。
据了解,特宙斯生产的E-bike整车主要出口至欧洲市场。在销售渠道上,线上以独立站为主,线下则已在德国、荷兰、比利时、奥地利、意大利、匈牙利等欧洲国家布局了35个线下门店,前两大国家占其过半销售。

图源:MLVision
5月14日消息,微光科技完成近5000万元Pre-A轮融资,此轮融资由鼎翰投资独家领投。作为一家2023年成立,以AI垂域智能体与AR技术融合为核心的科技公司,微光科技在本轮融资后,将在两大战略方向持续发力。
一个是在技术研发层面,微光科技将聚焦新一代智能眼镜产品,其不仅具备高分辨率彩色显示功能,还将集成多模态感知系统,并计划于2025年内推出2款全彩智能AR眼镜。第二是在用户服务方面,本轮融资将为 "新智人计划" 提供资金支持,为用户提供三年保值焕机服务,通过完善售后体系提升用户体验。
值得关注的是,微光科技团队中85%以上成员具备五代智能眼镜开发经验,技术积淀深厚。其推出的玄景MLVision M5智能AR夹片眼镜,以25.8克的轻量化设计成为全球最轻同类产品,搭载JBD单色MicroLED光引擎,支持86英寸虚拟大屏、AI翻译、阅读助手等功能,在2025年CES上获评"AR轻量化趋势开创者",产品竞争力强。
据创始人戴照恩透露,在完成后续两款全彩产品发布后,其将会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进攻海外市场。

5月15日消息,「手滑科技」已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杭州文广集团旗下基金领投,老股东跟投。所融资金将主要用于AI大模型研发、硬件产线升级以及全球化市场布局。
据了解,手滑科技自2017年成立以来,便以“IP+智能硬件”模式切入儿童陪伴机器人市场。凭借对AI、AR等先进技术的运用,其推出了一系列颇具影响力的产品。例如,AR教育卡片“汤姆猫学英语”,以趣味互动形式助力儿童英语学习;还有具备数种卡通形象的AI陪护机器人。
随着业务版图的不断扩张,如今,手滑科技业务已逐渐拓展至成人情感陪伴及AI可穿戴设备市场。近年来,手滑科技更是加快转型步伐,逐步从B端技术服务商向C端产品领域发力。
值得一提的是,手滑科技创始人兼CEO王格非已拥有10年AI+IP产品开发经验,曾参与多款头部IP机器人等项目。其团队核心成员在微电子、AI算法及工业设计等领域均具备专业背景。

5月26日消息,乐享科技已完成亿元“天使+”轮融资,老股东经纬创投超额加投,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团队搭建以及产品平台的量产化开发。
实际上,这已是乐享科技今年完成的第二轮融资。今年2月6日,乐享科技宣布完成天使轮融资,融资总金额接近2亿元人民币。
据了解,乐享科技由前追觅中国区执行总裁郭人杰创立,成立于2024年。郭人杰在追觅科技任职期间表现出色,曾带领团队实现年销售额从0到60亿元的突破,并成功推动品牌完成高端化转型。截至4月,乐享科技团队规模已超30人,其中研发人员占比高达85%,研发人员基本毕业于国内外顶尖院校。
据报道,在产品研发方面,乐享科技专注于家庭场景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并针对室内及“室内+户外”两种典型家庭场景,完成了两款产品平台的开发。一款是高度为50厘米、拥有18个自由度的小型具身智能机器人Z-Bot;另一款则是具备稳定户外运动能力的履带式机器人W-Bot。

图源:坦途科技
5月29日消息,苏州坦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坦途科技”)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投资方为追创创投。
本轮融资完成后,坦途科技将着重加强核心零部件的研发与突破,全力实现全领域自主开发。同时,加速新品类布局,重点发力酷玩车、高尔夫球包车等领域,持续开拓全球化市场。
坦途科技于2020年10月成立,是一家专注于智能短途出行场景的全球化创新科技公司。短短几年间,其全球版图不断拓展,已覆盖欧洲、北美、中东等30多个国家,收获了超20万全球用户。同时,坦途科技营收增长更是一路高歌猛进,在2022-2024年间,实现连续翻倍增长,成绩斐然。
在全球短途出行市场,坦途科技展现出强劲的产品竞争力。自2021年4月打造高端自主品牌NAVEE以来,其产品线持续迭代扩充,形成N系列、V系列、S系列等七大产品系列。

图源:鹿明机器人
5月30日消息,鹿明机器人宣布完成天使++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复星锐正、德马科技和吴中金控。
本轮融资是鹿明机器人在两个月内完成的第二轮融资,也是半年内完成的第三轮融资,截至目前,天使轮累计融资已近2亿。本轮资金将主要用于完善产品及深化产业协同,加速与各产业方的深度合作,推动具身智能核心产品的商业化落地。
据悉,鹿明机器人成立于2024年9月,由前追觅人形机器人业务负责人喻超创办,是一家聚焦AI与机器人技术融合的创新型高科技企业。其核心业务涵盖机器人关节模组、视触觉模组等核心零部件,以及LUS、MOS两大系列人形机器人的研发、生产与销售,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机器人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
在产品布局上,鹿明机器人于今年年初推出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LUS已进入量产前准备阶段,其核心零部件实现全自研,年内有望批量出货。

6月4日消息,深圳市光子跃迁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光子跃迁”)近日完成数亿元天使轮融资,追创创投参与投资。本轮资金将重点投入AI影像算法研发、全球化布局及智能硬件产品的量产准备。
光子跃迁成立于2025年3月,法定代表人为袁谦。目前团队成员已超百人,不少成员来自国内成熟智能影像企业、头部手机厂商及快消品行业龙头公司。
创始人袁谦透露,光子跃迁计划推出全新形态的相机,可满足Vlog人群和运动人群的使用场景,在设计上与行业主流形成差异化,以辐射更多内容创作者。
在技术方面,袁谦表示,该设备将搭载三到五项“从未公开的技术”。而在定价方面,面对GoPro、大疆等行业主流运动相机品牌主导的千元档市场,光子跃迁第一代产品的定位会相对高端。其首款运动相机产品预计于今年下半年发布。

图源:宇树科技
6月19日消息,宇树科技(Unitree)近期完成了去年底启动的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中国移动旗下基金、腾讯、锦秋、阿里、蚂蚁及吉利资本共同领投,宇树科技的大部分老股东跟投,投前估值超过100亿元。
宇树科技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专注于高性能四足机器人研发、生产与销售的科技企业,已先后推出了XDog、Laikago、AlienGo、A1、Go1、B1、Go2、B2等系列的四足机器人产品。自2023年起,开始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陆续推出 H1、H1-2、G1等人形机器人产品。
据报道,Unitree2024年海外订单较2023年大幅增长,其中国内售价9.9万人民币的G1人形机器人,在海外以约1.6万美元售价成为最畅销机型。目前,Unitree人形机器人销量已突破千台。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29日,宇树科技曾向合作伙伴发布通知,宣布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一举措也引发了市场对于其筹备上市的广泛猜测。

图源:OMOWAY
6月24日消息,OMOWAY已完成数千万美元种子轮及天使轮融资,由真格基金、红杉中国、惠友资本联合投资,创始人何涛及核心团队跟投。本轮资金将用于将重点用于OMO X的量产推进、东南亚本土化研发及渠道建设。
据悉,OMOWAY由小鹏汽车联合创始人何涛与前副总裁矫青春于2024年创立,团队汇聚了汽车智驾、摩托车制造及两轮电动领域的顶尖人才,并引入原VIVO印尼负责人主导当地市场拓展。
印尼作为全球第三大摩托车市场,电动化政策推动下销量激增,成为OMOWAY全球化首站。6月20日,OMOWAY在印尼雅加达举办全球首发活动,推出首款智能电动摩托车原型车OMO X。该车搭载自研HALO全域智能架构,集成ACC自适应巡航、一键泊车、数字钥匙解锁等汽车级智驾体验,并配备行业首个两轮车碰撞辅助制动系统(CAB),提升骑行安全性。
设计上,由小鹏P7前造型总监打造可变形态车身,支持踏板、跨骑、旅行三种模式切换,满足城市通勤与长途旅行需求。
对此,创始人何涛表示,团队通过实地调研优化产品适配性,本地供应链已就绪,量产车型将于下半年亮相,2026年率先登陆印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