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小时拿下4700万元!3D打印机Snapmaker U1创众筹新纪录

跳出同质化泥潭,打造差异化优势
近年来,3D打印机市场热度持续攀升,中国3D打印机在海外市场的渗透率不断提升。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前7个月,中国3D打印机累计出口255万台,同比增长21.2%;出口总额达54.32亿元,同比增长8.6%。
在这一蓬勃发展的态势下,多家中国品牌已在海外市场站稳脚跟,创想三维、闪铸三维、纵维立方等出海代表凭借过硬的产品实力,占据了领先的市场份额,成为中国3D打印机出海的代表。
品牌方舟获悉,在这些头部品牌之外,成立于2016年的深圳快造科技有限公司(简称 “快造科技”),近期再度展现锋芒。其专注研发生产集3D打印、激光雕刻、CNC雕刻于一体的多功能桌面级设备,同样深耕出海市场。
早在2017年,快造科技推出的首款产品登陆众筹平台Kickstarter后,30天内便筹集到227万美元,创下中国出海项目众筹金额纪录,早早展现出在海外市场的潜力。
今年,快造科技的新品Snapmaker U1再度引爆市场。据官方消息,截至8月20日,该产品在Kickstarter上线后,12小时内众筹金额便达670万美元(约4700万元人民币),刷新了3D打印机品类的12小时众筹纪录。

图源:Kickstarter
据了解,Snapmaker U1的突出表现,源于其对传统3D打印痛点的精准突破,多项核心技术创新大幅提升了打印体验。Snapmaker U1采用CoreXY运动系统,最大打印速度300mm/s,打印头最大移动加速度20,000mm/s²,打印头最大移动速度500mm/s,能显著缩短打印耗时。
在材料切换与操作便捷性上,Snapmaker U1的改进更为显著。传统3D打印过程中,材料切换常伴随一些不便,比如切换PLA与TPU等不同线材时,部分设备操作复杂,清理喷嘴可能需要约两分钟;为避免新旧材料混合,一些设备会挤出较多完好线材以"净化"喷嘴,容易造成浪费。
对此,Snapmaker U1自研的SnapSwap™独立四头快速换头系统在这些方面有不同设计,其配备四个预先装载线材的工具头,且工具头已提前预热。在切换材料或颜色时,通过交换工具头完成操作,据介绍等待时间可从约两分钟缩短至五秒。

图源:Kickstarter
同时,其在材料处理上采取针对性方式,仅对新任务开始或流速校准时已降解的少量线材进行处理,以此减少材料消耗,相关设计能降低约80%的浪费。
截至发稿,Snapmaker U1的众筹金额已增至872万美元,支持者达9537人。目前距离众筹结束还有40天,其最终成绩令人期待。

图源:Kickstar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