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正文

Meta出货量破百万后,国产AR在海外抢滩

2895
2024-12-02 18:02
2024-12-02 18:02
2895

2024年5月,Meta与Ray-Ban合作推出的智能眼镜「Ray-Ban Meta」在全球爆火,累计出货量突破100万台,成为AR行业的拐点时刻。


随着AI智能眼镜成为新风口,不少国内AR厂商和AI团队也纷纷涌入该赛道,相继推出了AI智能眼镜新品。


据业内分析,Ray-Ban Meta在两个月里带起了至少50个潜在的AI智能眼镜团队涌入该赛道,如今这一数字可能已经飙升到了100家。


那么,风口之下,AR行业经历了哪些风雨?“AR+AI”是否能成为行业的破局点?黎明将至,中国AR出海现状如何?





风浪越大,鱼越贵


1968年,犹他大学实验室里,伊万·爱德华·萨瑟兰通过HMD(头戴式显示器)与计算机相结合,为佩戴者呈现出虚实结合的3D图像,制造出了第一台VR/AR头戴显示器。


这个悬挂在天花板上的巨型装置,像极了古希腊传说中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因此也被命名为“The Sword of Damocles”。


在散热片的嗡鸣声中,新科技革命的号角悄然吹响。


Meta出货量破百万后,国产AR在海外抢滩

图源:网络


半个世纪后,谷歌推出了第一款AR眼镜Google Glass,让虚拟现实技术第一次从实验室走向大众消费市场。虽然由于种种原因,谷歌随后就暂停了对Google Glass的研发,但也点燃了科技巨头和资本对虚拟现实技术的热情。


两年后,Facebook斥资20亿美元收购Oculus VR,直接在市场投下一颗“深水炸弹”。随后,微软、三星、索尼等科技巨头相继入场,更让无数热钱疯狂涌向了XR行业(即AR、VR、MR的统称),并在2016年达到顶峰。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全球XR行业投融资事件约90起,投资总额达到18亿美元,较前年增长140%。同时,中国市场披露的融资金额约达25亿元人民币,亦为当时的历年第一高。


然而,月满则亏,水满则溢。所谓的“AR/VR元年”,不过是行业最后的狂欢罢了。在烧钱、技术泡沫、伪需求的质疑下,这场狂欢甚至没熬过一年。据报道,2017年全球有超过一半的AR/VR企业倒闭,行业正式进入蛰伏期。


Meta出货量破百万后,国产AR在海外抢滩


直至2021年,Oculus Quest 2的销量突破1000万台后,行业迎来拐点时刻,扎克伯格提出元宇宙构想,其中AR/VR作为最有希望实现的“元宇宙硬件入口”,再度翻红。


至此,哪怕XR市场的风浪再大,也挡不住巨头们蓬勃的野心。


2021年9月,字节跳动斥资90亿人民币收购了VR厂商PICO,创下国内XR行业投融资金额的新高。之后几年里,各大厂商、资本纷纷重仓押注,并由VR逐步转向更容易实现的AR。


纵观全球XR市场的数次变革和融资热潮,「贵」是所有人的集体感受。


以2024年为例,截至前三季度,国内的VR/AR行业融资事件共计21笔,金额超23亿人民币。在众多融资中,绝大部分为千万元级别,而雷鸟创新、XREAL、Rokid等头部玩家则均斩获数亿元的新融资。


Meta出货量破百万后,国产AR在海外抢滩

2024年上半年全球VR/AR行业融资企业TOP10


不过,随着大量真金白银涌入,国内VR/AR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在显示模组、光波导技术、整机集成生产、软件生态等各个维度都取得了不错的成就。


华西证券指出,在下游生态未完全建立之时,上游产业链技术决定着设备质量、量产进度、成本等。


在传感器、光学元器件、声学元器件、显示面板等VR/AR上游核心部件中,除主控芯片外,国内基本能够实现自主研发生产,并逐步涌现出珑璟光电、三极光电、歌尔股份、瑞声科技、瑞芯微、芯视元等颇具实力的上游企业。





AI生态,下一个攻城点


如果说元宇宙是扎克伯格对VR的终极期许,那么AI就是AR们集体找到的“性感叙事”。


2023年,Chat GPT 真神降临,资本市场迅速调转车头,从元宇宙转向AI,微软、腾讯、Meta、字节等巨头纷纷成立通用大模型团队,力图抓住下一个时代风口。


新的算法革命必然带来新的应用场景和生态系统,AI大模型的算力跃升让空间计算的成本不断缩减,也让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无缝融合不再是幻想。


而AI时代的到来,最终将彻底颠覆现有的人机交互方式和应用生态。相较于手机,AR眼镜能够实现沉浸式的交互体验,因此被认为是AI最佳的硬件入口。雷鸟创始人李宏伟认为,AI的爆发,会促进AR场景和应用的生态建设,为AR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比尔盖茨也曾预言,AI时代,AR眼镜将成为AI硬件的重点领域,是真正意义上实现沉浸式体验和数字生活扩展的关键。


Meta出货量破百万后,国产AR在海外抢滩

图源:Ray-Ban Meta


2024年5月,Meta与Ray-Ban合作推出的AI智能眼镜「Ray-Ban Meta」全球出货量突破100万台,更是为“AR眼镜+AI”添了一把火,也让厂商们第一次看到了AI大模型在硬件终端的雏形。


一时间,无论是百度、小米等科技巨头,还是雷鸟创新、Rokid、蜂巢科技、影目科技等AR眼镜厂商,都在拥抱AI大模型,宣布未来将推出搭载AI的智能眼镜产品,积极推进“AI+AR”落地。


以雷鸟创新为例,2024年8月,雷鸟创新宣布将于年底推出新一代智能眼镜「雷鸟V3」,采用多模态AI技术,为用户提供舒适、高效的AI智能化体验。


Meta出货量破百万后,国产AR在海外抢滩

图片源自:雷鸟创新官网


而不久前,Gyges Labs、李未可科技、闪极科技等拿下千万融资的新锐玩家们,也都表示资金将主要用于AI大模型与AR眼镜技术的结合中。


可以预见,未来AI生态应用,将是AR眼镜的下一个攻城点。


据品牌方舟观察,如今AR眼镜厂商的主流趋势是在“硬件上做减法,软件上做加法”。一方面,厂商们不断优化硬件设计,减轻产品重量,提升佩戴舒适度;另一方面,厂商们通过搭载AI大模型,提供个性化的使用体验,并开发多元化的AI应用,丰富AR眼镜的应用场景。


目前,“AR眼镜+AI”的落地场景主要集中在摄影摄像、语音交互、物体识别、文字翻译、实时导航等领域,并逐渐朝个性化的“贴身秘书”演化。


未来,谁能率先构建起完整的AI生态系统,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交互体验,并完成商业化,谁就能占据优势





中国AR,抢滩海外


洛图科技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XR设备的出货量为815万台。其中,AR设备销量达到20.2万台,同比增长115%。


另据Statista显示,受益于光学显示技术突破与AI赋能,预计2024-2027年,全球AR硬件出货量将由86万件增长至641万件,CAGR高达95.3%。


但高增长并不意味着高渗透。以手机作对比,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约为11.7亿部,而全球XR设备的出货量仅为815万台,渗透率不足1%。


对此,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短时间内,VR/AR 暂无代替手机的可能。而Snap的CEO也在采访中说道:“AR 眼镜大概要花费 10 年才能成为主流。(AR glasses will take roughly a decade to reach mainstream adoption.)”


Meta出货量破百万后,国产AR在海外抢滩


不过,随着技术进步叠加相关产业链成熟,AR设备的生产成本也在不断降低,并直接反映在价格上,对于促进AR设备的普及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10月,雷鸟创新发布消费级AR眼镜雷鸟X2,并将价格打到4499元,开售1小时内售罄。2024年7月,Rokid发布新款AR眼镜Rokid AR Lite,最低价3499元,12小时内销量破万台。


雷鸟创始人李宏伟表示,未来会尝试将雷鸟Air系列的价格下探至千元级。可以预见的是,当AR设备下探至千元级别,届时整个市场将会迎来一波暴涨。


Meta出货量破百万后,国产AR在海外抢滩

图源:Rokid


事实上,国产AR厂商们正凭借着产业链及技术优势,在全球AR市场攻城略地。从销量上看,现阶段全球消费级AR市场中,中国厂商占据主导地位。


根据IDC数据,2023年国产AR四小龙Xreal、Rokid、雷鸟创新、INMO的全球市场份额分别为45%、14%、13%、6%,合计占比达78%。


目前,中国AR品牌在海外市场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快速增长期,并在欧洲、北美、东南亚等地建立了稳定的销售渠道。以亚马逊为例,截至发稿日,在AR眼镜的品类BS榜中,前10名均来自中国。


Meta出货量破百万后,国产AR在海外抢滩


可以说,如今,在AR硬件领域,中国厂商与海外科技巨头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甚至占据领先优势。而这对于中国打破技术垄断,发展新质生产力,建立新的国际竞争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回顾过去的科技变革,我们可以清晰地认知到,生态垄断和技术垄断是支撑企业高估值和市场定价权的核心因素,也是大国能够掌握科技霸权的重要原因。


就像新能源和智驾的兴起,为中国汽车行业带来了弯道超车的机会一样。在虚拟现实这片“无人区”里,中国AR企业和AI企业同样有机会通过技术优势和自建生态来实现跨越式发展,摘下下个时代最甜美的果实。


而这注定是一场持久战。


【品牌方舟BrandArk】关注全球化、跨境电商、品牌增长等议题,致力于洞察潜力出海赛道。
扫码关注回复【加群】,加入出海交流群
已有8000+出海人聚集在我们社群里
二维码
免责声明
本文链接:
本文经作者许可发布在品牌方舟,如有疑问,请联系客服。
最新热门报告标签
吸金1个亿,它把气泡水机做成欧美爆款!
靠气泡水机拿下1个亿,它跻身欧美家居爆款阵营!
半年狂揽13亿,又一潮玩黑马要上市了
TOP TOY,会是下一个泡泡玛特吗?
Pinterest推出新功能,用户可减少AI生成内容出现频率
Pinterest推出新功能,允许用户对平台上AI生成内容的出现频率进行控制,以应对生成式AI内容在社交平台中迅速增长所带来的用户体验问题。
滴滴旗下外卖品牌99Food在巴西里约试运营
滴滴旗下外卖品牌99Food正式进军巴西第二大城市里约热内卢,并启动试运营,计划在当地投资3.5亿雷亚尔。
GICC 2025丨与出海人共探增长良机,7场活动最新阵容曝光(附限时免费报名通道)
2025年10月22-24日,扬帆出海将于线上+线下举办7场CEO大会系列活动
快时尚品牌Urban Revivo加速全球扩张,计划五年新增200家门店
快时尚品牌Urban Revivo正加速推进全球扩张计划,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新增200家店铺,其中25家将位于海外市场。
联合利华出售旗下高端护肤品牌Kate Somerville
联合利华将旗下高端护肤品牌Kate Somerville出售给美国美妆公司Rare Beauty Brands,交易预计将在2025年第四季度完成。
2026社媒平台新趋势:TikTok等平台迎来AI时代
为帮助企业规划2026年的市场布局,SocialMediaToday提出了五大社媒平台趋势预测,包括Facebook、Instagram、TikTok、Pinterest、X。预测指出,2026年社交媒体行业将迎来新一轮变革。AI、VR与AR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重塑社媒平台的功能与用户体验,也为品牌营销策略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Q3营收超12亿,轻奢时尚品牌Coach的年轻化转型
美国轻奢时尚品牌Coach凭借深厚的品牌底蕴与精准的市场策略,成功在竞争激烈的手提包市场中实现了年轻化转型与持续增长。
营收超1900亿港元,屈臣氏的经营现状与挑战 | 出海零售专题
近两百年零售发展史:屈臣氏如何维持全球健康美妆领先地位?
受关税影响,入门级3D打印机Q1全球出货量暴增15%
据Context的数据,受高利率、通胀与关税不确定性的影响,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3D打印机市场整体营收同比增长5%,入门级打印机产品收入增长22%;中高端打印机出货量低迷。
优衣库母公司迅销集团公布25财年财报:营收3.4万亿日元,创新纪录
优衣库母公司迅销集团公布了截至2025年8月的2025财年财务报告。迅销集团实现连续第四年创纪录增长,全年营收达3.4万亿日元,同比增长9.6%。迅销集团在营收和利润双增长的基础上,将继续推进全球扩张和品牌结构调整。
Meta更新多个AI工具,提升广告效果与转化率
Meta公布了一系列功能更新,包括企业网站的AI聊天机器人、Ads Manager的AI业务助手、虚拟试穿与个性化落地页等生成式AI功能,以及针对创作者合作与广告创意的多项新工具。
Ulta Beauty上线全新电商平台,拓展健康与生活方式领域
Ulta Beauty正式推出在线市场平台UB Marketplace,以进一步扩展其产品范围,从传统美妆品类延伸至健康与生活方式领域。
X平台增加付费订阅与AI个性化推荐功能
社交平台X正通过X Premium订阅体系提升内容曝光、调整收益结构,并引入AI算法个性化推荐,以在营收下滑与用户活跃度下降的背景下寻求增长。
《2025方舟品类出海报告——宠物用品篇》
《方舟品类出海报告——宠物用品篇》是一本专注于宠物用品出海市场的深度分析报告。报告从产品概况、消费趋势、渠道表现、出海模式、品牌案例等角度,全方位解读全球宠物用品市场前景。
《2025方舟品类出海报告——智能家居篇》
报告从消费趋势、市场规模、渠道表现、行业风向等角度,深入洞察全球智能家居市场,护航中国品牌找准出海的正确路径。
《2025方舟品类出海报告——E-bike篇》
从产品概况、市场动态、产业带产业链、消费趋势、出海机遇、风险挑战、品牌案例等角度,对全球E-bike市场展开深入洞察。
《2025方舟品类出海报告——户外储能篇》
报告从产品概况、技术趋势、市场规模、需求变化、渠道表现、品牌案例及核心竞争要素等多个维度,对全球便携式储能市场进行深入梳理和分析。
《2025方舟品类出海报告——充电桩篇》
此报告专注于中国充电桩企业出海市场的深度分析,从增长潜力、消费趋势、产业带与产业链、政策利好及主流平台热卖产品等多个维度,全面剖析了海外充电桩市场的现状与未来趋势。
品牌方舟《2023年DTC报告之时尚服饰篇》
在本次报告中,品牌方舟深入剖析了一些成功的DTC时尚服饰品牌的运营模 式,其中包括入榜OneSight 2023Q1《BrandOS出海品牌社媒影响力榜单 》电子商务类细分榜单的UNice、ZAFUL、Lilysilk、halara等出海品牌。 我们从品牌定位、产品策略、渠道拓展、社交媒体营销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分 析,并总结出了它们成功的共性。
品牌方舟《2023年DTC报告之美妆个护篇》
在本次报告中,品牌方舟深入剖析了一些成功的DTC美妆个护品牌的运营模式,包括国内的花知晓、菲鹿儿,国外的Glossier、Function of Beauty等品牌。我们从品牌定位、产品策略、渠道拓展、社交媒体营销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出了它们成功的共性。
品牌方舟《2023家居品牌出海洞察报告》
受益于出口政策红利、完善供应链、低人工成本以及成熟的生产工艺优势家居如今已成为中国品牌出海热潮中尤为重要的热门赛道之一,许多家居品牌纷纷凭借各自优势走上出海之路 其中不乏科沃斯、极米、云鲸智能这样的知名大牌。
出海社群
出海交流群
加入
品类交流群
加入
服务生态群
加入
品牌方舟官方客服二维码1
立即扫码咨询
品牌方舟官方客服二维码2
立即扫码咨询
交流群
官方微信群
交流群

8000+出海人在这里聚集,添加小助手微信,发送名片审核入群

公众号
官方微信群
公众号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最有料的品牌出海资讯

小程序
官方微信群
小程序

关注品牌出海的一切变化,深度研究出海发展动向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