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方舟获悉,近日,IDC最新报告显示,全球智能眼镜市场正在快速增长。2025年上半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达406.5万台,同比增长64.2%。到2029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将超过4000万台,2024年至2029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预计为55.6%。这一增长得益于AI技术的进步、供应链优化、光学方案创新以及头部企业加速生态体系建设。
2025年上半年,中国厂商智能眼镜出货量超过100万台,占全球市场的26.6%,同比增长64.2%。尽管国际品牌仍在消费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但中国企业通过积极的营销与渠道扩展策略取得了显著突破,完善的供应链体系为中国品牌出海提供了强大支持。
目前,国内企业正通过加强本地合作与多元化渠道布局,稳固国内市场地位的同时,加快拓展北美、欧洲和东南亚市场,全球影响力持续增强。
智能眼镜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当前市场呈现多层次竞争格局,科技巨头着力打造生态闭环,创新企业则在细分赛道中探索突破。下半年,更多新品牌入局将使竞争进一步升级。
在具体品类方面,音频及音视频录制眼镜是当前的主要增长动力。2025年上半年,该类产品全球出货量超过240万台。Meta凭借与Oakley的合作主导全球市场,而小米的AI眼镜在中国市场表现突出,以35.5%的市场份额超越美国。
预计下半年,字节跳动、阿里巴巴、百度和魅族等企业将陆续推出具备AI功能的音频眼镜,推动国内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华为、小米、雷鸟等品牌也在持续加强与传统眼镜零售渠道的合作,线下销售占比不断提升。
在显示类产品中,扩展现实(ER)眼镜市场表现强劲,2025年上半年全球出货量同比大增95.2%。双目全彩显示眼镜(主要为投影类)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厂商出货量占全球97%以上。
Xreal、雷鸟、Viture等企业在欧美市场快速扩张,而Rokid正通过建立直营零售体系强化国内渠道布局。与此同时,单目或单色轻量化产品不断涌现,亿文科技、影石科技和魅族合计占据全球市场65%以上份额。
增强现实(AR)眼镜仍处于探索阶段。2025年上半年全球出货量同比增长1.3%,中国占据57.3%的市场份额。国内厂商凭借消费级产品和技术迭代率先取得优势,影石科技、雷鸟、Xreal和乐乐视等公司在不同细分领域形成竞争格局。随着微显示等核心技术的突破,AR眼镜正朝着更轻便、更时尚的方向发展。
混合现实(MR)头显市场则进入调整期,全球出货量同比下降,主要受Meta产品更新节奏影响。中国市场销售压力较大,Pico等厂商正向商用市场转型,在中大型空间应用上实现规模化落地。分体式轻量头显成为新的增长机会,vivo和苹果未来将推出相关产品。
虚拟现实(VR)头显市场则出现地区分化。海外市场因索尼暂停出货而下滑,中国市场商业用途占比超过50%,成为支撑行业的重要板块。HTC、DPVR和Pico正积极布局教育、文旅、工业模拟等领域,同时推动产品轻量化,以拓展更广泛的用户市场。
IDC指出,尽管当前智能眼镜行业仍面临诸多挑战,但随着更多企业进入市场,行业竞争将从单纯的硬件竞争转向涵盖生态和渠道的全方位竞争。各细分领域将基于自身优势展开差异化竞争,推动全球智能眼镜产业进入更加成熟、健康的价值竞争阶段。
作者✎ Summer/品牌方舟
声明:此文章版权归品牌方舟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需授权请联系:amz123hap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