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灰钻石狂揽千万美金!它在殡葬业杀出一条血路

死亡是人类唯一共同的终点。而告别,却始终是生者难以修习圆满的课题。
传统的殡葬方式往往侧重于仪式本身的体面与庄重,却很少回应那些绵长而隐秘的思念。如今,这种未被满足的情感诉求,正在催生一个静默而又庞大的市场。
Research and Markets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殡仪馆和殡葬服务市场规模估计为898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1375亿美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7.3%。
在这样一个沉重却亟待创新的领域,美国DTC品牌Eterneva给出了出乎意料的破局之道:它以钻石为媒介,温柔安放着生者的悲伤,重新定义人与死亡、记忆的关系。
这一创新不仅让Eterneva实现了千万美元级别的年营收,更关键的是,它巧妙地撬动起一个被长期忽视的“情感殡葬”新市场。那么,Eterneva究竟做对了什么?
Eterneva的故事始于一个充满爱与失去的时刻。
2015年,创始人Adelle Archer因人生导师Tracey罹患癌症离世而陷入悲痛。Tracey生前热情、闪耀,但传统的纪念方式却难以承载她生命的璀璨。
为此,Adelle渴望找到一种更积极的方式,让Tracey能以更美的姿态被永远铭记。
一次偶然的契机,她了解到可以将骨灰中的碳转化为钻石。然而,彼时的市场体验却让她失望:流程不透明、周期冗长、沟通缺失,最终成品也缺乏美感。
正是这一发现,推动Adelle在2017年与联合创始人Garrett共同创立了Eterneva。两年后,他们登上美国创业节目《Shark Tank》,并获得知名投资人Mark Cuban的支持,由此进入公众视野。
图源:Eterneva
品牌方舟了解到,与传统殡葬行业固有的悲伤叙事不同,Eterneva提出了“庆祝生命”的理念。它希望通过纪念钻石,让逝者的故事被延续,并以闪耀的形式被珍藏与传颂。
而相较于传统珠宝业,Eterneva的价值并非源于矿产的稀缺性,而是情感的独一无二——其原材料来自逝者的骨灰或头发,使得每一颗钻石都成为世上唯一的存在。
在这种叙事下,死亡不再只是一个被避讳的终点,而成为可以被纪念、被转化的生命延续。
为了实现这一愿景,Eterneva构建了一套极其细致的产品服务体系。
一颗钻石的诞生,需要耗时7-10个月,从碳提取到高温高压培育,再到切割与镶嵌,环环相扣。在这一过程中,客户拥有充分的选择权来打造专属纪念物,从数量、颜色、尺寸、形状到铭文,均可实现个性化定制。
图源:Eterneva
而在定价策略上,入门级产品起价约3499美元,高端定制最高可达75000美元,覆盖了不同预算的需求。
与此同时,Eterneva的服务边界也在不断拓展,从宠物纪念钻到“未来钻石”预订,品牌不仅回应了人们对逝宠的思念,也满足了生前主动规划身后事的需求。
更重要的是,Eterneva为每一位客户都配备了专属顾问,从需求发起到最终交付全程陪伴。他们不仅在流程上给予清晰指导,更在情感上提供持续支持,让这段原本沉重的告别,变成一次温暖而有意义的旅程。
将至亲之人的骨灰托付给陌生品牌,或许是人们最需要倾注信任的决定之一。而殡葬行业历来与透明度缺乏、信息不对称相伴,更加深了人们在这一时刻的不安与迟疑。
Eterneva深知这一挑战,于是构建了一套贯穿始终的透明化机制,让骨灰的交付不再是焦虑与不安,而是一种被尊重与安心守护的体验。
图源:Eterneva
Eterneva首先引入了全程数字化追踪系统,方便客户实时查看钻石的制作进度。通过定期更新照片、视频与报告,Eterneva既缓解了客户等待中的不安,也让他们参与到纪念钻的诞生过程中。
这种可视化的生产过程,彻底打破了传统殡葬服务中“交付即终结”的疏离感。而对于客户来说,这份参与感本身就是一种情感慰藉。正如一位客户在评价中所言:“看着母亲的钻石逐渐成型,就像她正在以另一种方式回到我身边,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疗愈。”
在此基础上,Eterneva还主动开放其位于德克萨斯州的实验室,允许客户预约参观。作为全美最大的纪念钻石实验室,这里不仅展示先进的高温高压培育设备,更以毫无保留的姿态,向客户呈现每一道工序的专业与严谨。
图源:Eterneva
在透明机制之外,Eterneva也借助真实故事的力量,持续积累信任资产。
早在2020年,百老汇知名演员Nick Cordero因新冠肺炎并发症不幸离世,年仅41岁。其遗孀Amanda Kloots随后选择将他的部分骨灰制成Eterneva钻石,并分享至社交媒体,这一举动引发了数百万粉丝的共情与关注。
类似地,影视演员Christian Serratos和NFL球星Aaron Jones等公众人物,也曾主动分享他们借助Eterneva纪念挚爱的经历。
这些真实叙事不仅拉近了Eterneva与大众的情感距离,也为品牌注入了难以替代的权威性。
图源:Eterneva
如果说信任是Eterneva商业模式的基石,那么故事,则是它撬动市场的关键杠杆。
在Eterneva的独立站上,博客版块不仅展示了钻石培育的科学原理,还系统收录了关于哀伤疗愈、心理重建以及纪念意义的文章。这些内容既是对用户的知识科普,也是品牌主动给予的情感支持。
它让Eterneva超越了普通商业角色,成为客户在失落旅程中的情感陪伴者。
尤其打动人心的,是Eterneva对客户故事的处理。
每一颗定制钻石的背后,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叙事。Eterneva将这些故事以文章或视频的形式细腻呈现,不仅让逝者的精神得以被看见,也为潜在用户提供了强烈的情感代入与共鸣可能。
图源:Eterneva
在社交媒体上,Eterneva同样延续了这种“故事驱动”的策略。截至目前,其TikTok官方账号已积累超过180万粉丝,Instagram粉丝也超过26万。
其官方账号所发布的内容巧妙融合了工艺流程的科技感与客户故事的情感张力,既满足用户对技术细节的好奇,又为生者提供了独特的情感出口。
其中,一条题为“女儿偷走奶奶的骨灰,为妈妈准备了一份永恒礼物”的TikTok短视频,正成为现象级案例。视频中,女儿悄悄取走已故外祖母的部分骨灰,制成璀璨的钻石送给母亲。当母亲得知这份礼物的真正意义时,瞬间泪流满面。
短片发布后迅速走红,播放量突破370万,收获48.5万点赞。评论区涌动着诸如“这才是真正的礼物”、“我也希望为我妈妈这样做”等大量回应,更有人借机讲述起自己与亲人之间的故事,让视频从一个个体的纪念瞬间,延展成集体的情感共鸣。
这些真实叙事之所以能引发如此广泛的传播,正是因其触及了人类最柔软的情感共通点——对失去的敬畏、对永恒的渴望,以及爱的延续。
图源:TikTok
更值得注意的是,Eterneva并未垄断叙事权,而是主动将话筒交给用户。
无论是网站上的“故事征集”,还是社交媒体中的UGC鼓励,Eterneva都在持续放大客户自身的声音。这种用户共创的模式,使得纪念钻的情感价值不再由品牌单向定义,而是经由千万用户的真实分享,逐渐沉淀为一种社群共识。
久而久之,Eterneva成就的不仅是一个商业模式,更是一个以共同记忆与情感联结为基础的支持型社群。在这里,商品只是起点,而故事,才是永恒的核心。
Eterneva的成功范式证明,即使是最传统、最敏感的行业,也暗藏着颠覆性创新的可能。
它通过精准捕捉现代人对情感承载的深层需求,将原本沉重的殡葬服务转化为充满意义的生命庆典。这种融合科技创新与情感智慧的模式,不仅开辟了千亿规模的情感消费新市场,更重新定义了商业与人性的边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