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越多省越多!好市多一季度拿下会员费12亿美金 | 出海零售

如今,电商巨头亚马逊持续拓展线下版图,沃尔玛也在不断丰富场景体验,更有众多DTC品牌将线下门店作为开拓消费需求、升级购物体验的重要支点。
可以说,线下零售早已超越“买卖场”的传统定义,正围绕供应链效率、场景创新、会员生态等维度,展开一场悄无声息的行业竞争。
本专栏将以全球视角切入,以沃尔玛、好市多、塔吉特等零售巨头为样本,通过拆解门店网络背后的供应链逻辑、解析商业模式内核、剖析核心竞争优势,结合最新消费数据与行业趋势,呈现全球线下零售的发展全景,为品牌全渠道布局提供更多有意义的参考。
好市多(Costco)是一家实行会员制的仓储式超市,始终致力于以最优惠的价格为会员提供优质品牌商品。目前,好市多在全球拥有超900家门店,商品品类丰富多元,并设有便捷的专属服务区与会员服务体系,力求为会员打造愉悦的购物体验。
截至2024年,好市多批发业务已拥有1.32亿会员持卡人,其家庭成员总数达7340万。Statista数据显示,好市多在全球零售商中位列第三,仅次于沃尔玛与亚马逊。而在2024年《财富》全球500强榜单中,好市多排名第20位,已连续多年稳居零售行业前列。
本篇文章将聚焦好市多的零售表现展开介绍,涵盖其发展历程、业务布局、市场表现,以及支撑其行业领先地位的商业模式、核心竞争优势与市场竞争格局等内容,帮助大家深入了解好市多是如何保持行业地位的。
图源:Costco
1、发展历程
1976年
第一家门店以 "Price Club" 之名在圣地亚哥莫雷纳大道一处改建的飞机库内开业。初创时期聚焦小型企业客户,后通过拓展特定非企业会员群体,挖掘出规模化采购的潜力,这一战略转变推动了仓储俱乐部行业的萌芽与发展。
1983年
首家 "Costco" 品牌仓储式门店在西雅图开业。凭借独特的会员制仓储模式,其成为史上首个在不到六年时间内销售额从零突破30亿美元的企业。
1993年
Costco与前身Price Club完成合并,以 "PriceCostco" 名义运营,此时已拥有206家门店,年销售额达160亿美元,初步奠定北美仓储零售行业的领军地位。
1997年
正式更名为 "Costco Companies, Inc.",开启品牌整合与全球化布局的新阶段。
1999年
再次更名为现用名 "Costco Wholesale Corporation",标志着其企业架构与品牌体系的全面成熟。
21世纪初
加速全球化扩张步伐,门店网络已覆盖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欧洲、亚洲及澳大利亚等市场,初步形成多区域协同的零售生态。
2024年
全球门店总数达877家,其中美国本土及波多黎各占据605家,持续巩固其在北美市场的主导地位,同时在全球零售版图中保持稳健的扩张节奏。
2、经营状况
品牌方舟获悉,近期,好市多公布了截至2025年5月11日的2025财年经营业绩,涵盖第三季度(十二周)及前36周数据。
本季度,好市多净销售额达619.6亿美元,同比增长8.0%(去年同期为573.9亿美元);前36周净销售额1854.8亿美元,同比增幅8.2%(去年同期1714.4亿美元)。
盈利表现上,好市多在本季度的净利润为19.0亿美元,摊薄后每股收益4.28美元(去年同期则为16.8亿美元、摊薄后每股收益3.78美元),同时本季度会员费收入12.40亿美元;前36周净利润54.9亿美元,摊薄后每股收益12.34美元(去年同期为50.1亿美元、摊薄后每股收益11.27美元),会员费收入11.23亿美元。
而净销售额与会员费双增长,既体现好市多业务规模的持续扩张,也反映出其会员体系稳定的创收能力。
目前,Costco在全球运营905家门店。其中,美国及波多黎各624家、加拿大109家、墨西哥41家;亚洲市场中,日本有37家、韩国19家、中国台湾14家、中国大陆7家;在欧洲市场中,包括英国29家、西班牙5家、法国2家,另有冰岛、新西兰、瑞典各1家。
同时,好市多电商业务已在美国、加拿大、英国、墨西哥、韩国、中国台湾、日本、澳大利亚落地,通过线上线下协同进一步巩固市场竞争力。
1、涉及领域
好市多门店主要销售超市类商品,同时也会不定期更新其他品类,甚至包括部分奢侈品。这些商品陈列在宽敞的“仓库”式空间内,单店平均占地面积超过14万平方英尺(约1.3万平方米)。
尽管门店面积庞大,但其常规库存商品仅约4000种,仅为普通超市商品种类的十分之一左右。
好市多采取多元化经营策略,产品覆盖食品杂货、电子产品、家具家居、药品保健等多个领域。其核心优势在于,既能保证品质与性价比,又能实现产品的多样化供应:
食品杂货与生鲜农产品:涵盖新鲜果蔬、肉类、乳制品及各类包装食品,为消费者提供高性价比的优质食材。
电子产品与家电:从电视、电脑到厨房电器、家庭娱乐系统一应俱全。与一线品牌深度合作,并提供延长保修服务,为会员带来安心保障与额外价值。
家具与家居用品:沙发、床垫、办公家具及家居装饰品等品类丰富,兼顾品质与性价比,成为家庭及办公场景装修的热门选择。
药品与保健品:药房部门以极具性价比的价格提供处方药、非处方药及保健品,同时还提供流感疫苗接种、健康筛查等医疗服务,将健康关怀延伸至更多维度。
2、商业模式
好市多的商业模式堪称零售业的颠覆性创新,其核心逻辑围绕会员制、成本控制、库存管理等多方面展开。
(1)成本领先是战略核心
好市多运营理念以“持续为会员提供低价优质商品”为核心,所有策略(如会员费反哺定价、精简SKU、自有品牌打造)均围绕“极致性价比”展开,打破“低价即低质”的行业惯性。
同时,商业模式也形成强协同效应:会员费支撑低价策略→低价吸引高频消费→高频消费强化规模采购优势→采购成本持续压缩,最终构成难以复制的正向循环。
(2)会员制是竞争一大优势
好市多采用会员制仓储俱乐部模式,消费者需购买会员资格(分基础会员与高级会员)方可购物。其中,高级会员可享年度消费2%返现(上限1000美元),附属卡可由家庭成员或企业员工共享使用。非会员需陪同会员到店,但仅会员具备购买权。
这种模式的独特性在于:会员费构成营业利润的主要来源(而非商品差价),使得好市多能以近乎成本价销售商品,形成“低价引流会员,会员费保障利润”的闭环。
而会员为摊薄年费成本,往往形成高频购物习惯,叠加超高续费率,构建起稳定的现金流护城河。与传统零售商不同,好市多无需过度担忧同店销售额波动对利润的冲击,会员体系成为其抗风险的核心支撑。
(3)锁定郊区中高产客群
其核心客群为年收入约9.3万美元的中上层家庭,多为郊区房主,具备批量采购能力和充足仓储空间。尽管消费者普遍偏爱性价比,但好市多的客群更能契合其销售模式——多数商品需以三件以上的批量购买,这使得客单价保持较高水平。
这也解释了门店选址逻辑,为何好市多绝大多数门店布局在富裕郊区。对于居住小户型公寓的消费者而言,缺乏足够空间存放批量采购商品,难以充分利用会员权益。
(4)精简SKU与批量采购
产品品质也是驱动好市多增长与客户忠诚度的核心要素。不同于普通零售商销售数十万种商品,好市多将SKU严格控制在4000种以下(沃尔玛单店SKU超14.2万)。
极致精简的选品策略,让采购团队能严格筛选每一款商品,确保为会员提供“质优价低”的产品。消费者无需在繁杂选择中纠结,对品牌的信任度也随之提升。
同时,选项减少提升单品动销率,促使好市多能以更大采购量压低进价,而散装销售模式(如一次需购买五盒麦片)则强化了“囤货省钱”的消费心理。尽管消费者可能并非真正需要所有商品,但“多买多省”的认知往往促使其产生超额消费。
(5)高效的库存管理和仓库设计
在物流管理领域,好市多堪称全球效率最高的零售商之一,这得益于两大创新:
仓储与零售一体化:采用交叉对接技术,产品从供应商或工厂直送门店,几乎不经过中间仓储环节,大幅降低库存管理与仓储成本;
极简陈列与补货设计:直接以运输托盘陈列商品,而非单件上架,同时仓库布局便于叉车快速补货,既简化了流程,又为消费者营造“寻宝式”购物体验。
(6)推出自有品牌Kirkland Signature
1995年推出的自有品牌,通过严控从生产到包装、运输的全链条环节,价格较同类大牌低20%以上。部分产品直接由名牌代工厂生产,借助好市多的渠道规模压低成本,覆盖食品、家居、服装等全品类。
品牌公开邀请顾客对比品质,并以宽松退货政策强化信任,成为提升会员忠诚度的核心驱动力。
图源:CNN
整体来看,好市多的商业模式通过会员制锁定客群、以成本控制夯实低价、用效率优化支撑运营,各环节环环相扣,形成难以复制的竞争壁垒。
近年来,全球零售市场规模呈现强劲增长态势。
The Business Research Company的数据显示,该行业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32万亿美元增长至2025年的35万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CAGR)达9.0%;预计到2029年,市场规模将以7.6%的复合年增长率增至47万亿美元。
好市多与其他零售商的发展路径有所不同,尽管其业务会受到市场趋势的影响,但影响方式与竞争对手存在差异。相反,它以互补的方式利用在线业务来支持线下体验,吸引会员重返门店。
1、好市多行业优势
(1)会员制商业模式
好市多的会员费模式具有独特优势,不仅让企业能够更精准地预测收入、降低商品价格,还能有效激励顾客到店消费,形成稳定的消费循环。
(2)忠诚的客户群体
美国会员卡续订率高达 91%,全球会员卡续订率达 88%,这一数据反映出在品牌和零售商更迭频繁的行业环境中,好市多拥有极为忠诚的客户群体,客户黏性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3)高效的成本控制能力
通过精细化的库存管理、仓储式门店设计以及直接从运输托盘进行批量销售的模式,好市多有效控制了管理成本。
(4)让利于客户的定价策略
由于不依赖高额销售利润率,好市多能够将成本节约空间直接回馈给客户,这种高性价比策略不仅提高了客户忠诚度,还持续吸引新会员加入。
(5)独特的品牌传播模式
好市多无需投入巨额广告费,而是凭借强大的品牌知名度和良好口碑就能吸引新会员。这种无广告依赖的运营模式,进一步降低了营销成本,增强了价格竞争力。
(6)优质的员工管理体系
好市多重视员工待遇,提供高薪和优厚福利,打造了稳定的员工团队。员工满意度高、积极性强,工作表现出色且离职率低,为会员带来了更优质的客户体验,形成了良性的服务闭环。
(7)灵活的库存周转策略
好市多的库存周转速度快于其他零售商,能够及时捕捉市场上的优质交易机会,例如以低价采购剩余库存,不仅为消费者创造了 "寻宝式" 的购物体验,还提升了商品的性价比和吸引力。
2、市场竞争激烈
沃尔玛:作为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凭借庞大的门店网络、激进的定价策略以及丰富的产品种类,营造出激烈的竞争环境,迫使好市多不断创新,以寻求差异化发展路径。
塔吉特:塔吉特在食品杂货、电子产品和家居用品等多个产品类别中与好市多形成竞争。其注重款式、质量和客户体验的策略,带来了不同于沃尔玛的差异化挑战,要求好市多在产品选择和服务体验上持续优化。
亚马逊:电商巨头亚马逊的崛起带来了新的竞争维度。其丰富的产品选择、快速的配送服务和便捷的购物体验,改变了消费者的购物预期,迫使包括好市多在内的传统零售商加快数字化转型,以适应线上消费趋势。
3、面临其他挑战
(1)关税带来的供应链压力
关税的存在增加了采购成本,给好市多带来了供应链调整的挑战。为应对这一问题,其不得不优化供应链布局,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提高产品价格,这可能对消费者购买意愿产生一定影响。
(2)产品选择的局限性
好市多提供的商品种类比其他零售商少,顾客通常难以找到一些小众的产品。这种产品选择的局限性使其难以吸引那些追求丰富商品种类的消费者,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客户群体的拓展。
(3)城市消费者的采购难题
对城市居民而言,批量采购往往存在运输和储存难题。尤其是对于没有独立住房的消费者,储存大量商品较为困难,这使得好市多的批量销售模式在城市市场的渗透面临一定挑战。
(4)客户群体老龄化问题
好市多面临客户群体老龄化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其对数字广告的投入不足以及电商业务的局限性。许多年轻人更倾向于快速便捷的购物体验或网购,而这并非好市多的核心优势,因此在吸引年轻消费者方面存在一定劣势。
总的来看,好市多的商业模式是零售业的颠覆性创新,靠会员制+极致性价比成为零售巨头,但同时也面临电商冲击、城市客群拓展难等挑战。
